孩子在高考的时候如果因为思想压力过大导致在考场的时候非常紧张,从而出现了发挥失常的现象的话,那么爸爸妈妈可以询问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就此选择专业进入大学,还是不甘心想要复读一年。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帮助孩子选择,因为爸爸妈妈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是孩子的选择,所以说爸爸妈妈要懂得用尊重孩子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做出选择。爸爸妈妈要知道复读一年不一定能够考得更好,所以不要对孩子做出强行的要求。

尊重孩子的选择

如果说孩子选择了复读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爸爸妈妈可以选择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努力帮助孩子获取更好的成绩,这才是对于孩子最好的帮助。可是如果孩子不愿意复读的话,那么爸爸妈妈也可以选择让孩子进入可以进的大学。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发挥失常,如果再来一次的话肯定会获取更好的成绩,因为这样的想法很有可能就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让孩子承受着压力变得更紧张一些。

与孩子好好沟通

爸爸妈妈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好好的沟通,看一看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孩子想要好好的学习并且再复读一年的话,那么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给孩子泼冷水。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要给孩子做好心理辅导,不要让孩子再次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发挥失常了。如果说第二次还是因为压力过大的话,那么孩子今后肯定会承受更大的挫折,所以说在孩子复读这一年期间爸爸妈妈一定要对孩子做好教育。如果说小孩子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想好的话,那么爸爸妈妈可以选择让孩子放松一段时间,然后问问孩子的想法是想要进入大学,还是想要再来一年看一看孩子到底是有着更高的追求,还是觉得如今这个成绩已经足够了。并且爸爸妈妈还可以选择等分数出来了以后带着小孩子看一看能够进入怎样的大学,然后再让孩子做出选择。

高考结束后心情

发挥失常 心生焦虑考生在高考前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等考试结束后这种压力突然彻底释放,就容易形成很大的心理落差,所以要心理问题解决好。因此等候成绩、等待录取通知这段时间是考生最敏感的阶段,很多考生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失眠状态,陷入日夜不安的等待中。尤其是平时成绩不错、在这次高考中发挥却不理想的考生,虽然他们念大学不成问题,但却和他们之前的心理期待值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这部分考生的心理最易出现问题,个别考生甚至会冒出轻生的想法。而且从以往的临床病例来看,很多这样的考生即使是念了大学后,悲观的情绪也未得到释放,因为不是理想的学校,他们在到校后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孩子心病 家长难逃其责其实考生的心病与家长有一定的关系。大部分家长在考前和考中会尽力从饮食、环境、心理等各方面为孩子做好服务。高考结束后,他们往往就会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能考多少分”、“分数线是多少”这些问题上。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没有考好,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就会表现出失望的情绪,进而给孩子脸色看。这些情绪都会传递给孩子,使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内向性格的孩子,其心理无法承受过重的压力,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对此,医生表示,作为考生家长,无论孩子考得怎么样,都不要埋怨和责备。现在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现实,同时帮助孩子选好志愿,不断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勇气。适当放松 有助缓解情绪从考试结束到录取结果公布往往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等待过程中的未知性很容易使考生产生焦虑。因此提倡考生在这一阶段里放松一下自己的情绪,毕竟高考仅仅是人生的一个插曲,并不意味着“一考定终生”。放松也要有度,适当地放松一下是有益的,但沉溺于完全的所谓放松状态,比如有的考生沉溺于网吧,有的考生酗酒,也有的考生夜以继日看碟等,这样不但对身体有害,也往往会在心理上形成空虚、麻木的精神状态,导致其正常心理状态被破坏。建议考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者出外旅游,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性学习”,比如看些文艺类书籍等。作为家长、老师也要多多的关注考生,如果出现了问题尽早的去就医,心理问题解决好了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灵。否则持续的时间长了还会让考生变成亚健康状态以及引起其他病情,比如严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等

很多高三生压力太大的原因就是把高考看得太重,觉得高考成败与否体现着人生成败。所以不管是不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都去拼命努力。现实就是想象的结果并不是现实的结果,成绩可能和自己料想的差距太大。所以有的同学一再逼自己,给自己很大压力。好的心态更能增加高考的胜算,很多心态好的同学,超常发挥的情况屡见不鲜。学和玩是能共存的,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全部的释放自己的能量,做到没有重大失误,就是最大的成功。出现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时,除看一些关于消除压力方法的书籍外,应主动跟父母和老师沟通交流,把心中所想心中所虑讲出来,诚心诚意请父母和老师给出好建议好方法,从而帮助自己解除学习和心理上的压力,使自己心有所悟的用平常心来度过这段难熬焦虑的时光,既利于消除压力又能有效高效的提高学习成绩,勇敢地迎接高考的挑战,并坚信自己高考能够考出好成绩并考上心仪的大学。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不提高学习能力的情况下提高考试成绩,你要知道会的题丢分,不会的题蒙对都有可能发生。应考状态,不要打击自己的自信,不要在挑战特别的难题,不要在制造意外。让高考前的这段时间平稳度过。做点简单点的题自己会更有自信。重新站在知识的金字塔上去理解知识,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看待知识体系,比如自己给自己出一套试卷,你对知识就会有更深的理解、比如用一周的时间复习一个学科,用一天的时间复习一个单元。日积月累,知识的层次就会达到崭新的境界,这样就会减轻你的思想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