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整天身心疲惫,这些调节方式家长要学会,全是细节。建议一起度过这一段值得纪念的时间。高三的考生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和每天繁重的复习任务,不仅累脑累心,还更是对身体素质的一项极大考验。

因为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活动范围可能就在自己的课桌周围,即使下课也很少有同学去操场上放松。大家都抓紧一切时间,哪怕吃饭睡觉的时间也要挤出来一些留给学习。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最累的还是颈椎。

作为一名过来人,我记得当时每天长时间做题之后都会觉得,脖子抬不起来,特别沉,脑袋也很胀。出现这种状况,一般继续这样学习下去,学习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建议学习任务再忙再多,下课了也要放松一下,解放自己,出去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换个心情和思路,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类似于伸懒腰之类的,活动活动筋骨,把紧张的身体放松下来。

就是避免成天一直坐在凳子上,哪怕站起来也可以。转转头,眺望远处,锻炼颈椎和眼睛,再活动活动手腕。中午尽量抽时间睡个午觉,睡午觉对下午来说真的是很补充体力和能量的一项活动。晚上放学回家后,泡泡脚,坐一天了,腿也会很劳累,不要怕浪费时间,泡脚的时候也不会耽误学习,可以拿着书背一些知识点,像古诗词英文单词之类的。甩甩手臂,因为用手过度,胳膊也会麻。

一定要多抬头,因为白天在学校低头学习的时间特别长,对颈椎伤害特别大,可以按摩按摩肩部,找一些短时间的放松操来做做,或者拿热毛巾敷在脖子处,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运动,抽时间每周运动那么一两个小时,跑跑步,打打羽毛球,饭后散散步也可以,只要能让身体有一个休息的循环的过程就行。

高三时间确实很宝贵,但是身体更宝贵,好身体才是好成绩的保障。给身体一个喘气的周期,运动就是一个好的方法。父母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放松身体的教学视频来给孩子按摩。但不用太过重视按摩的功效,因为按摩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孩子备考复习的时间。主要还是劳逸结合,可以在周末的时候让孩子彻底放松放松。

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的饮食,注意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分配,就一定会轻松的挺过这煎熬的高三时光!

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每届高三到这个时候,都有很多家长询问老师,作为家长需要怎么做。高考前几天,是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最紧张最容易焦虑的时间。这段时间也是我们家长最担心的时候,最怕出什么状况。根据多年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希望可以给家长朋友们一点帮助。 给孩子减压。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很多学生平时模拟考很不错,到关键时候发挥出了问题,多半是压力太大,情绪过于紧张。怎么减压呢? 1、气氛渲染 。超前几天就应该告诉孩子,考好考坏没多大关系,即使考得不顺,大不了复读一年,再说了,高考又不是人生的终点,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它只是一个起点,关键还是看谁跑的多久,人生是一场超级长跑,胜负不决定于一开始冲出起跑线的状态,而决定于终点线前的冲刺。高考是人生中无数的考试中的一场而已,不是全部。我们坦然面对高考,不必过于紧张。 不要动不动就说什么关键时候到了,什么最后的较量到 了,什么决定前途命运的时候到了这类的话,埋藏在心里就好。 2、不要特殊安排与平时不一样的饮食。 一方面这样就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这场考试比平时重要,有暗示的作用,一方面改变饮食状态有可能引起肠胃的不适应。想慰劳一下孩子就等考完以后吧。这些天保持和平时一模一样就好。 3、不要改变平时的作息规律。 以前有同学在高考前觉得应该休息好,好保证有旺盛的精力参考。平时夜里12点睡,考前他们9点就上床睡觉,结果翻来覆去睡不着,导致失眠,最终适得其反。平时咋样还咋样,有利于保持平常心,保持良好 的应考心态。 万一真的失眠了,不不必紧张,因为到了考场会立即进入大脑兴奋状态,保持两三个小时是没有问题的。 这里有一个关于失眠的真实案例。 那次我作为高三班主任在送考,是第二天上午考理综,我们学校有一个理科成绩很好的同学,因为第一天下午数学考的不理想,而导致晚上没睡着,第二天上午进考场后,十分紧张,手发抖,40分钟过去了,没写一个字,最后无法考试而退出了考场。这是一次十分深刻的教训,如果她要是有适当的心理安抚,应该没问题,可惜了。 4、不改变休息地点。 能不改变尽量不改变。有的人突然换床容易睡不着。以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帮他在离考场不远的地方提前预定了一间比较高级的宾馆房间,6月5日晚入住的。平时是在学校附近租房的,比较简陋,现在突然变化太大,孩子一晚兴奋加紧张,没睡着。我在陪学生看考场的时候遇到家长,家长告诉我这个情况,我让他6号还是回到原来的出租房去睡觉,虽然远了3公里,约定好出租车,准时接送。 注意身体,冷热加减衣服 。不要在这个时候感冒。这个家长理解,不必赘述。 第三,不要像平时那样紧张地做题 ,把以前做 的试卷分类整理好,一科一科的翻看以前做错的,曾经订正的,或者标记重要的知识点。 第四,适当地参加一点微量的运动 。家长可以每天晚饭后陪孩子出去散会步,聊些开心的事,或者打会羽毛球之类的,运动量不要大,稍微活动活动放松就好。 五、叮嘱孩子,考试结束不对答案 。每场考试结束以后,考点大门关闭,需要等考点验收完全部试卷和答题卡,确认一张不少带开门,学生在等开门的这二十分钟内,都拥的大门边,许多人开始交谈,对一下答案。这个一定不要做,因为一旦对了答案,发现两人结果不一样,心里就会开始发毛,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很容易影响情绪,进而影响下一场考试。要对也要等全部考完以后。 就是要稳定孩子情绪 。平时不怎么听话的孩子,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忍气吞声”,不指责,不抱怨,只鼓励他尽力就行了,不知道怎么说就不说,默默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好了。 以上是我的体会。希望对家长朋友们有点帮助。

高考是人生一道“分水岭”,如同黄河水入海,形成一边是黄河水,一边是清水,高考前的紧张气氛和高考后的轻松心态,形成巨大的反差。孩子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想要适当放松是一种正常现象。高考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不要带孩子狂欢。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放松放松,就趁着端午节,带着孩子出去旅游,狂欢。其实这样是不对的,高考前要保持心情稳定,不能过喜或者过悲,并且天气过热,出去也有中暑的风险。不要给孩子压力。即使父母不说,到这个阶段孩子的压力也很大,不要对孩子说“考好考坏无所谓……”或者“高考改变人生,考不好会怎样……”这样的话,其实孩子都懂,父母这样说,只会给孩子带来无形或者有形的压力,让孩子徒加烦恼,无心备考。不要带孩子在外面吃饭。孩子的心情很重要,但是身体也同样重要。有些父母趁着端午节希望带着孩子出去吃饭,吃大餐,烧烤,小吃之类的,其实大可不必,最近天气较热,外面的食物未必干净,吃坏了肚子,肯定会影响考试。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那?做到劳逸结合。高考前这一段,孩子每天都要复习功课,作为父母要多些陪伴,孩子学习,父母可以在一边看书。早晚可以一起散散步,聊聊身边开心事,调整好紧张的心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吃饭时间吃饭,睡觉时间睡觉,学习时间学习,家长做好督促,千万不要因为放假,使生活作息错乱,这样有助于高考那两天保持精神充沛。作为父母尽量自己动手做饭。保证食物干净卫生有营养,不用特别重口味,做的稍微清淡一些,也要叮嘱孩子不要暴饮暴食,造成肠胃不舒服,从而影响考试。这几天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查漏补缺的日子,看看以前的错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坦然的面对高考。作为家长虽然比较着急,但是表面一定要平静,不能自己先乱了分寸,要不断为孩子打气,鼓励孩子,做其坚强的后盾!最后祝愿各位家长朋友劳有所得,祝愿孩子们心想事成,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