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志愿填报方法如下:
一、登录指定网页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
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三、阅读考生须知。
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应仔细阅读,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为了保持志愿填报的正确地误,考生须知一定要详细阅读,这点很重要。四、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
五、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先选择要填报的批次,然后根据提前草拟的志愿表填报院校代码和所选专业代码到志愿栏,千万不要错栏错位。仔细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
六、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
七、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五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
1、要做到“冲保结合”
不要拘泥于保一本、保二本,在所有的志愿中,只能有一个或者两个是“保”。如果有两个“保”的院校,那后面的志愿岂不是作废了?
2、平行志愿梯度要拉开
现在的高考报志愿大都是采取的平行志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平行志愿是依次投档的,如果你的志愿都是没有区分度的学校,那么很可能会面临,全部投档完后未被录取,然后退档的情况。志愿填报只有一次机会,大家要考虑到志愿之间拉开梯度,保证自己能被录取。
高职(专科)填志愿时间:
高职高专一批8月19日填报取,包括本科院校专科班、高等专科学校及经批准的部分高职院校(专业)。
高职高专二批8月23日填报,包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短期职业大学(地方大学)、本科院校设置的二级职业学院、民办高校高职高专专业、成人高校普通专科班。
高职(专科)填志愿注意事项:
第
一,一定要理解各项政策规定,尤其是准备报考军校、国防生、免费医学定向生、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少数民族预科班等等特殊类型招生的考
生,必须全面细致了解这些特殊招生的具体政策和要求,必须在志愿栏目规定的位置准确地填报志愿,决不能填错了位置。去年曾有个别自主招生的高分考生,因为
填报志愿位置不对,导致其档案无法投出。
第二,一定要认真阅读网上填报志愿前面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规定程序,按时、完整、准确地完成志愿填报工作。
第三,一定要对自己的成绩作出比较合理的定位,把填报志愿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要明确平行志愿并不是没有任何风险,定位不当而导致落选是平行志愿也无法解决的难题。
填报大专志愿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和制定的过程,填报大专志愿建议和步骤:阅读招生简章、定位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考虑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多方面了解学校、考虑地理位置和生活成本、多个备选方案。
1、阅读招生简章:仔细阅读相关大专学校的招生简章,了解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录取政策、学校特色等信息。这将帮助您了解大专学校的整体情况和录取要求。2、定位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思考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能力和发展的专业,有助于在学习中更加积极和投入。
3、考虑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了解所选择专业的就业前景、薪资水平、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以便在就业和职业规划上有所预期和选择。
4、多方面了解学校:参考学校的声誉和排名、教学资源、师资水平、实践机会等方面的信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学校。
5、考虑地理位置和生活成本:考虑所选择大专学校的地理位置、生活成本和就业机会。地理位置和生活成本与您的学习环境和经济状况有关,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选择一个地理位置适中,生活成本相对可承受的学校是较为合适的。6、多个备选方案:准备多个备选方案,根据自己的心仪学校和专业设置,制定一个志愿填报的优先顺序。确保备选方案之间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以便在录取结果出来后具备其他方案的选择。
7、咨询和交流:与学长学姐、老师、辅导员、职业规划师等进行交流和咨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指导。
选好专业决策
1、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优势和能力。思考您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倾向,以及您在学习中表现出色的领域。考虑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目标,以及在未来想要发展的领域。
2、调研专业信息:仔细研究各个专业的领域、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和薪资水平等信息。了解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看看与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是否匹配。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站、采访专业人士等方式获取专业信息。
3、体验学习:尽可能参与一些与所感兴趣的领域相关的体验活动或实习项目,以便亲身感受和了解该专业的工作内容和环境。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
4、咨询专家和经验者:与专业人士、教师、职业规划师、学长学姐等进行交流和咨询,听取他们的建议和经验。他们可能能够提供关于专业的实际见解和就业前景,从而帮助您做出决策。
5、探索多个选择:保持开放心态,探索多个专业领域。参加学术讲座、工作坊、职业展览等活动,以了解不同专业的研究和就业机会。考虑多个备选专业,给自己更多的选择余地。
6、考虑未来发展: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行业趋势和发展机会。了解相关行业的需求和发展前景,以便在选择专业时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
7、作出决策:在综合了以上的自我评估、专业调研和咨询意见后,作出最终的决策。选择那个能够与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最为匹配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