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录取工作已经结束了,在录取过程中,都会看到档案的状态;很多考生会对此有一些疑惑。本期,我就为大家解答“被大学录取之后档案是直接到大学吗?”、“被大学录取没去档案在哪里?”这两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被录取后档案是直接到大学吗? 可以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种情况来看,如下: 1.电子档案 直接到大学。 大学在进行录取工作时,调取的都是考生的电子档案;所以当考生被学校录取后,电子档案也就留在了该学校。 2.纸质档案 由考生从高中带到大学。 考生高考后在高中领取纸质档案,在入学报到时上交给大学。 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领到自己的档案后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私自拆开!开学后应尽快上交学校。 高考录取档案包含什么? 一般来说高考档案会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个人经历等,主要如下: 1.考生报名登记表; 2.考生体格检查表; 3.高考志愿表; 4.各类加分申请表及证书复印件; 5.入团申请书; 6.考生诚信承诺书。 二、被大学录取没去档案在哪里? 档案会回到省招办。 一般学生被录取后没去所在大学报到,档案会在学校停留一段时间,超过学校的规定时间,档案就会被退回省招办;考生还可以打电话告知学校自己不去报到的情况,那么档案也会被退回到省招办。 被录取了却没去的后果: 在部分省份会被记入诚信档案,遇到同分的时候,学校会优先录取应届生;如果考生录取了不去大学报到,且不与大学方面取得联系,还存在“两个学籍”的风险。
2-3天。
录取结果一般在每个录取批次开录后的2-3天可查询到。但因各高校录取时间不一致,录取结果不是一次性公布,且存在征集志愿的情况,所以有些考生的录取结果甚至要等到这个批次录取完才能查询到。扩展资料:
录取此状态表明考生已被正式录取,确认无误。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考生电子档案状态显示“录取”外。考生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还有一个纸质的录取表。当主管部门把这个录取表经过人工审批后,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把考生的正式录取审核名单发送给录取高校备份。
考生档案状态显示为预退档,很遗憾,即将面临退档处理。当院校将它的预退档意见传送给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录取检查、审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退档意见,随后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自由可投”的状态。
参考资料:人民网-为什么还查不到录取结果?答案都在这儿
大家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及时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答案是:办理档案领取手续!北斗优升将和大家分享关于“档案”的那些事。比如:档案在哪领?档案里面包含哪些信息?需要带着档案去大学报到吗?接下来进行详细介绍。考生档案
一部分是电子版,可以通过电脑读取出来,里面记录了你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信息。
一般其内容主要包括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考的诚信纪录等5个部分,高校录取以考生电子档案为主要依据。
另一部分是档案袋的形式,里面主要有实践纪录,党团信息等。这些档案在高考后要随你一起转到大学。
电子档案
高考档案电子版,由高考考生所在学校负责建立(含有学生姓名,出生年月,学籍号,身份证号码,民族、家长姓名,联系电话,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内容),并由各学校负责妥善保存。
再将电子档案发送学校教务处保存,发送当地招生办公室保存,招生办发送省招办、教育厅保存。高考后加入成绩信息、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考试违规以及在招生其他环节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志愿信息、投档轨迹、录取院校等相关资料,最后上报到国家教育部信息网进行汇总,备案。
高考电子档案是院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电子档案中的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因考生本人填写或校对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网上录取过程中所说的“档案”指的就是考生电子档案。没有高考电子档案的话,教育局根本没有相关信息,就没有办法高考,录取就更不用说了。
纸质档案袋里一般包括:
1.考生报名登记表
2.考生体格检查表(原始表、包括化验单)
3.考生体格检查表(打印表)
4.高考志愿表
5.各类照顾加分申请表及证书复印件(申报并通过的同学才有的资料)
6.外语口试成绩单(非全体都有)
7.成绩条(贴在档案袋正面的相应位置上)
8.考生诚信承诺书(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
纸质档案袋里的这四种资料尤其重要:
一、毕业生登记表
毕业生登记表上面写了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重大活动信息。也对学生的素质评价做了一个客观的描述。一般学校对这个东西只是略微检查,但必须要有。军校警校的检查就非常严格,学生的档案袋里各种东西都要经过核查,甚至不允许有错别字。如果学生考上了军校或者警校,尤其是空飞,那么就需要仔细查看这些东西,保证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