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回答如下:

1、考生体检表填完、涂完卡、医生签好名字之后留给医院,学校和医院之间会处理好的。除非考生体检表上有影响考试资格的传染病,或者重大疾病,考生不用管体检表的事情。

2、高考体检结束后,体检机构会把体检结果通知考生的。

3、高考录取的部分专业对于高考体检结果是有要求的,如果考生患有色盲、色弱、近视等情况,会有限制报考的专业,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要避开限制报考的专业。拓展资料:

体检后应注意以下事项:1、体检结束后,考生要主动向所在中学或县市区招生办查询体检结果。

2、考生要详细了解自己体检表的各项内容。考生体检表上记录了考生本人的各项体检结果,并针对考生体检中的问题提出了填报志愿的有关指导意见。

3、考生如果对体检结果有异议,应于体检结束一周内向体检站提出申请,经体检小组批准后,进行复查。对复检结果仍有疑义的,可通过县市区招生办向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提出专项复检申请,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专项复检。体检结论以在规定时间进行体检和复查后的结论为准。不在规定时间之内进行体检、复查、仲裁的结果一律不作为录取依据。

高考体检的目的:

为了查学生是否体质合格,有无残疾,在学习某些专业的时候不要因为身体原因导致学业无法完成,再有就是防止那些带有恶性传染病的人进入大学,主要是乙肝之类的。

一、高考体检主要检查七个方面的项目,它们是:(1)眼科。包括视力、色觉、眼病(。2)内科。包括血压、发育情况、心脏及血管、呼吸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腹部脏器等。(3)外科。包括身高、体重、皮肤、面部、颈部、脊柱、四肢、关节等。(4)耳鼻喉科。包括听力、嗅觉、耳鼻咽喉等。(5)口腔科。包括唇腭、口吃、牙齿等。(6)胸部透视。(7)肝功能检查。仅包括转氨酶等。如果受检者转氨酶正常,不得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如果转氨酶异常,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二、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按现行规定一般有以下4种:

(1)合格;(2)合格受限;(3)合格不宜;(4)不合格。三、注意高招体检的9个问题。

1.考生要保证较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加上过度疲劳和考前的紧张,容易患感冒,从而影响体检结果。体检前还应保持情绪稳定。

2.体检前尽量不服药物、少吃保健品。因某种疾病治疗需要,医生要求不能停服的药物,体检时应向医生说明。保健品如果一定要服用,建议等到体检之后再服用。

3.饮食方面应安排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烟、酒及辛辣食品。

4.不必空腹进行体检。

5.晕针、晕血的学生请在抽血前告知医护人员。抽血检查后务必用棉签按压针眼5分钟,防止皮下血肿或皮肤青紫。

6.体检时最好随身带一些钱款,主要用于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到专科进一步检查。7.体检前一天要避免剧烈运动,当天要穿宽松的衣服便于穿脱。在体检过程中,应服从带队人员的指挥,不要携带手机等贵重物品,以免丢失。

8.戴隐形眼镜的应提前一天摘掉,以免影响视力检查结果。

9.体检结束后,务必将体检表交到带队人员手中,以防丢失。

在体检结束后,考生须主动向所在中学或县市区招生办查询体检结果。

考生要详细了解自己体检表的各项内容。因为考生体检表上记录了考生本人的各项体检结果,并针对考生体检中的问题提出了填报志愿的有关指导意见,对考生了解自身身体情况和填报志愿有参考作用。

考生如对体检结果有异议,应于体检结束一周内向体检站提出申请,经体检小组批准后,进行复查。考生对复检结果仍有疑义的,可通过县市区招生办向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提出专项复检申请,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专项复检。

体检结论以在规定时间进行体检和复查后的结论为准。未在规定时间之内进行体检、复查、仲裁的结果一律不作为录取依据。

报考军事、公安等院校的考生于统考后录取前由省军区、省公安厅按军事院校、公安院校体检面试标准组织复检和面试。具体工作安排另文下发。扩展资料1、凡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参加体检。通过体检,一方面,考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另一方面,体检结果将作为考生档案的一部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考生要经过眼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放射、检验等科室系统的体格检查。每个科室的医生会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所列条款,结合考生的身体状况做出各科体检结论。

2、提醒考生,第一拿到体检结果、体检报告之后,一定要认真地从头到尾地看一下,特别是看最后的体检可以拿手机拍下来存个档,看看然后回去对照上文说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去对应地把这个条款找出来,去看看自己哪些专业能报,哪些专业不能报。

3、体检结束以后高招体检指定医院会把体检表打印出来,通过学校发到考生的手里。在体检表的最下方有一个报考专业建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考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