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8年毕业的,考公失败之后,19年再战才考上的公务员,第一年的心态是松散的,第二年明显的就紧迫起来的。作为一个过来人,建议小白们一定不要听信网上“一个月上岸秘籍”、“做好30天,上岸不用愁”等噱头,老老实实根据考试时间提前做准备才是正道。我第一年的失败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了。
看到过网上的一句话挺好的,“天才确实存在,但把自己看做普通人更加实在”。不打无准备之仗,老老实实按计划复习绝对没错:
一、行测
1、刷题。很多小伙伴会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认真刷得越多越好。其实,刷题不在于题量多少,而在于效率和方法。无需大量刷题,仅需要认真做30-50道题,即可掌握知识点。
2、刷历年真题。注意一定要掐着时间做,可以安排在早上9:00-10:00,按照考试流程去模拟练习,做完之后一定要认真分析答案,不要匆匆看完做错的题目就完事,做对的题目也要认真去分析,尤其是你蒙对的题目。
要把每一道题当作4道题去做,从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每道题每个选项的坑在哪里,认真分析每个选项。同类、同知识点的题目要放在一起做,将考点“竖向”对比,可以找出考点的相似之处。
3、查漏补缺。针对自己的薄弱题型和知识盲区,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积累,效果会非常好。二、申论
1、按照题型巩固知识点。比如单一题,无需区分各要素,注意原因和问题危害都可以相互转化,判断题干性质即可,题干为不好的,负面的事情,都当作“问题”作答。摘抄为主,概括为辅,概括性、共性词汇前置。
公文题按照类型解答,方案类、宣传类、评论类等,掌握其基本要素,注意格式,不管怎么变,要素都来源于材料,不要自己脱离材料发挥。
2、刷真题。尤其是近五年的真题,每套题都要刷三遍以上。刷完后根据答案批改修改自己的答案,一遍遍去推敲分析,反复做,直到把真题做到跟批改答案一样为止。可以安排一周做两套申论,记住一定要完成,包括作文。刚开始肯定很难写,哪怕是根据答案思路也要把它写完,一定不能偷懒。
3、平时要注意积累。自己准备一些晨读材料,具体内容平时要注意从新闻热点、名人事迹等方面去整理收集。
公务员考试报考也很重要,大家一定要细细的研究招录职位表,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我第一年的踩过的“坑”分享给大家,这些误区一定要绕过呀。
1、盲目跟风或热衷于报考“没有专业限制”职位。
我在报名的时候,没有仔细权衡自己的优、略势,谨慎报考,而是仓促的决定自己的报考职位,最后报名结束之后发现报考比例218:1,太难了。所以大家还是不要走极端,那些报考条件低岗位一定要慎重。
2、有工作经验的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优势较应届生更大。
在职人员有一定的优势是因为有很多职位是要求有相关几年工作经验的,这就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平台,但是也不能忽视在职人员自身的劣势。
边工作边考公务员,时间很是不稳定的。而且每天都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处理,哪怕是下班之后也需要加班。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复习,而且对考试结果更看重,所以考试的时候压力相对要大一点,容易紧张导致发挥失常。
公务员备考是个很折磨人的过程,需要有坚定的恒心,以上都是我自己的感受,欢迎指正呀。
1考研思想准备考研的过程不仅仅是人们智商的较量,更是人们体力、毅力等多种因素的较量。所以在这个过程开始之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你就拥有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坚强的毅力以及自己的信念的话,考研过程只可谓是对你的继续锤炼,但是如果你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研之前你一定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工作。这主要包括:①下定决心:我必须全力以赴,全力拼搏,拼尽全力,一路跑到终点;②保持考研必胜的信心,信心是你复习动力的源泉;③寻找适合自己释放压力的途径和方法,如听音乐、与同学交流等,让复习过程中的压力和疲惫尽快的消除,使自己始终处于高效的复习状态中。那些激励自己不懈奋斗和努力的座右铭都能在复习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发挥它的作用。2考研信息的检索和收集考研复习开始前,信息的检索和收集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会让你的目标更加的明确,让你对考研动态更加了解。该阶段要做的的工作主要包括:①了解去年研究生考试情况及录取情况;②目标院校的情况和比较,如果刚开始自己的目标院校不止一个,则要对不同学校间的信息进行比较,如学校的实验条件、待遇、师资等;③目标院校历年的报考及录取情况;④目标院校考试科目及难易程度;⑤考研复习相关资料,如参考书、复习笔记、真题等;⑥收集目标院校一些学长学姐们的联系方式,有必要的可以进一步交流。3考研复习方案的确定有了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你就可以从整体上对研究生考试及备考有了了解。下面就应该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可行的复习方案。制定方案前应该先找到考试大纲(统考科目先参考上一年的,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可以到目标院校相关网页去下载,并随时关注考研信息的变化),参考考试内容制定整体的复习计划。该计划可以随着后来的复习进度稍作调整。好的复习计划可以让你的学习达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复习过程中基本是按照已定方案进行的。方案的制定要确保:①方案可行性,尤其是对每个阶段复习任务和目标的制定上既要具有可行性,又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我的复习方案大多是按照周计划来进行的。每周日晚上总结该周计划完成情况,把没完成的任务重点标记下来并且另外安排下周计划外时间尽快完成,并制定下一周的复习目标和复习任务。每段时间的复习计划都标记在手机日历的备注上,完成的标记为蓝色,未完成的标记为红色。而每天的重要任务的安排也主要是通过手机中的记事本来完成的。这样方便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查看当天的任务完成情况。②任务制定上确保自己劳逸结合,既不要挫伤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也别对自己太“仁慈”而进展太慢。4考研复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的考试科目 可以查询)考研复习阶段是整个考研征程的核心,这阶段复习的情况直接决定了你考研的成败。所以在这里告诉每位备战考研的人一定要在考研过程中寻找突破口,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进步,而不要总是处于梦想很丰满而实践很骨感的状态。从马克思实践论来讲,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手段。关于英语和政治我在考研方案中有所介绍,这就不再作介绍了。5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工作以及考场中主要注意事项(1)考试之前一周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平静的心态来迎接研究生入学考试。(2)考试之前一周要确保完成对每门课程复习的收尾工作,否则会影响自己的心态。在最后一周内可以适当安排复习内容。(3)考试之前要提前安排好食宿等事情,确保住宿地点休息时间较安静,以便自己能得到很好的休息。(4)每场考试开始时一定要听从监考老师的指挥,避免因不必要的错误发生而耽误答题时间、扰乱自己的情绪。结束的时候,都要按监考老师的要求将试卷和答题纸密封起来。考前最好准备好相关工具,如小刀、胶棒、手表、2B铅笔和橡皮等。(5)按照答题纸要求来答题,特别是答题纸上有题号的试卷,更应该注意千万别答错了地方(尤其是数学)。有疑问及时咨询监考老师。6研究生复试准备工作(不同学校具体情况不同)其实这个问题,要到初始之后进行准备。过程所复试内容只有面试没有笔试。面试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英语和专业课两部分。其中英语面试包括口语交际、
7调剂一般初试成绩出的比较早,各自主划线学校的分数线和国家线会在考试成绩出来后的1-2星期出炉。这期间如果觉得自己的初试成绩不能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就可以开始忙调剂工作了。那时网上每天都会发布很多学校的调剂信息,及时关注相关信息,确定好调剂学校后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主动联系学校和老师。若条件允许,可以多参加一两个学校的复试,选择的范围就可以大一些,这样被录取的机会也更大些。(调剂工作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进行,此外还可以主动打电话联系学校或通过其他门户网站提供的相关服务进行)
各地区的中考时间可能有所不同,但大致剩余时间是366天。对于一些考生来说,一年时间是完全可以逆袭的,所以说无论是成绩好或者差的同学,都要充满希望
中考是在高考过后,一般是是6月十几号。你的中考时间是2023年6月12号开始,考3天。以我们这里为例
6月19日14:00至15:30,考试科目为生物和地理(初二年级);6月20日9:00至11:00,考试科目为语文;15:00至17:00,考试科目为物理和化学;6月21日9:00至11:00,考试科目为数学;15:00至17:00,考试科目为道德与法治和历史;6月22日9:00至10:30,考试科目为英语。
注意事项:
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2B铅笔、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尺、圆规、橡皮等考试规定物品。不准携带书籍、报纸、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工具等考试规定以外的物品。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能进入考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方可交卷离开考场。考生在填涂答题卡时,一定要填涂规范,切勿出现字迹潦草,不在规定区域填涂,不在规定区域作答,客观题填涂过轻等现象,将影响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