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录取结果一般半个月到一个月天出来。

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生预计25天左右查询录取结果,第二批本科生预计1个月内查询录取结果。每个批次都在录取过程中,考生可以查看。

学校的电脑是和省招办联网的,只要服从调剂,一般情况下投档就是录取了。想要在私人电脑上查到,要等到本批次录取结束之后才能查到。

高考填报志愿后多长时间可以知道是否被录取要看你在哪个省,以及你报的那个批次。在提前批录取后,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会依次录取,录取结果会陆续公布。

考生在参与某批次的志愿填报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先按照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进行投档,再根据填报该高校志愿的所有考生的情况进行录取筛选工作。录取通知书的发放

各个省市区、各个批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时间不一样,从8月开始到9月底一直在发放录取通知书。

提前批、一批正常情况下8月中旬到下旬开始录取工作,通知书最迟8月底到9月初就可以收到。

第二批接着本科一批录取,发放录取通知书时间随录取时间顺延。预计9月中上旬发放。

高职(专科)的录取时间一般是8月底到9月,正常情况下9月中旬到9月底,录取通知书就能陆续发放到考生手中。一般录取通知书都会在高校录取之后3-15天发放到考生手中,请考生在查到录取信息之后耐心等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般情况下,高考正式投档后 3-5 天就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了。不同院校的录取进程也有快慢的问题,很难准确地说哪一天能够查询到录取结果。

高考录取是指高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相关招生政策,本着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对考生电子档案进行审阅,通过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选择当年报考本。校的高考考生进入院校进行学习的过程。高考录取流程:

1、省招办投档:

各级省招办按当前批次、当前志愿投档。

2、院校浏览考生档案:

各级省招办投档后,院校组长先登录电脑系统,得到认证后可浏览考生档案。

3、回收组员档案:

组长可监控、浏览组员的录退考生情况,如发现组员没有履行职责,可回收组员档案。

4、录退考生:

对拟退档考生,院校必须指明或说明退档原因;省招办有异议时,向院校提出录取复议或退档复议。

5、调整计划数:

在计划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院校可自行根据生源情况调整本校招生专业之间的计划分布。院校不需经省招办审核,可以对专业之间进行计划数调整。

6、申请补充档案:

若省招办投给的档案都已录退完毕,且未完成招生计划数时,院校可向省招办提出补充档案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查看报考本校的在库考生生源情况。在录取完所有志愿后,若生源仍然不足,可在查看考生生源过程中设定下调分数,向省招办提交后等待审核投档,或向省招办提出生源调整方案,由省招办对分数线进行调整后投档或在规定时间内统筹安排有服从志愿的考生给院校录取。

7、申请批件投档:

在某些情况下,若需要对指定考生(如体育尖子)进行录取时,院校必须向省招办提交申请报告。申请报告中可指定多个考生,但每个考生都要写明申请批件投档的原因。

8、申请"录后退":

对误录取且已向省招办提交了并经审核通过的考生,可向省招办提出"录后退"的申请,由省招办审核批准后予以退档。

9、申请录取结束:

院校的招生计划完成后,可向省招办提出录取结束的申请,经省招办审核通过后自动退出,由省招办终端的打印机打印出录取名册。

10、查阅批复:

包括查阅补充档案批复、查阅批件退档批复、查阅增减计划数批复、查阅录后退批复和查阅录取结束批复。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考录取

考试结果是晚上十二点以后,当然有的地方会不同,比如北京这种自命题的省份,录取结果这个的话,以收到录取通知书为准,这个没有固定的时间。

高考成绩出来的时间各省都不同。一般情况下,高考成绩是6月22日-25日出来。6月7号、8号考试。

高考录取会收到短信通知,录取之后会收到录取通知书。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看自己的录取状态,预录取不代表真正的录取,只有录取才是确定已经录取了。另一种方法就是给招生院校打电话咨询,当然很多院校会占线,要有耐心多打几次。

还可以等到下一批次填报志愿时接着报,这也是比较笨的方法,如果不允许接着报考,说明已经被录取。同时还可以去报考学校官网查询公布的录取名单,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以上几种方法是比较可行的查自己是否被录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