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告诉题主的是当然有希望,本科起点是个211高校,还算不错,但是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985研究生学历的的经历必不可少,所以读研是必要的。

清华、北大是国内的顶尖高校,想在其中读书学习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凡事就怕认真和努力。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如何才能进入清北读研。

1、考研

题主提问中说的就是考研,保研名额毕竟有限,后面会讲。清北的研究生考试相对其他985高校,专业课笔试和面试考核难度一般情况下会更难一些,对于同一个专业来说,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来备考。

笔者本科时候有一位学长,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以一个很不错的成绩考入了清华读研。所以题主如果想通过考研的方式进入清北,就要做好下苦功夫的准备。

建议大家提前了解清北对应专业的考研复试分数,做好规划,尽全力去准备。

2、保研

相比考研,保研看似难度更大,因为它需要你在大学前三年的时间里都要保持一个特别优异的成绩,这是基础,但是这一点很多学生都做不到。保研名额虽然放开了,但是依然有限,好学生都想通过保送面试读研,所以竞争也很激烈。

一般的流程是学生满足了本校外保的条件,同时还要报名目标高校的夏令营拿到拟录取通知书,两个条件都能满足了才能保研成功。夏令营的考核不用多说,竞争者大有人在,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果想通过保研进入清北读研,那就要从大一入校开始努力学习,文化课成绩必须名列前茅。多参加一些老师组织的科研活动,了解大学实验室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多涉猎汲取学科知识,为以后考核作准备。211本科的出身不会存在太大的"歧视“问题,有一个这样的目标是一件好事,路漫漫其修远兮,好好珍惜大学的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学好每一堂课,考好每一次考试,看似很遥远的目标会离你越来越近。

我是学习考研帮,做大家学习路上的加油站,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考研的话,首先要先选择专业即院校,一般是在2月-9月,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步骤:专业选择、报考单位选择、两者结合,综合考虑。

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

其次就是网上报名,确定要院校专业,那么就可以等报名的时候了。

网上报名的时间是9月-10月,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

网上报名是指考生通过互联网登录报名网站进行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必须通过网上报名。应届生是需要注意的有预报名,然后是正式报名。

考研在报名的时候报学校,择校完成后再参加考试。高考是先考试,考试完之后在择校。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后,考生本人需对所填报信息仔细核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择校指南:教育资源

名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

再加上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各种原因,使得如今许多大学生对考研有种很强烈的“名校情结”,名校考研甚至已经成为考研的一种“潜”趋势。于是,考研呈现“扎堆儿”考名校的现象。尽管近年考研热度有所下降,但这种“名校热”依然还在持续。

无论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资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比如清华、北大、人大每隔两三天就会举办一场学术讲座,最多的时候会出现一天多场讲座的情况。名校还会提供给学生更多学术交流、科研实践的机会,相对而言普通院校这种机会较少。

不少人认为,如果在名校读研期间,能师从一位学术界的“大牛”导师,那么今后的学术研究,甚至毕业后的工作都可能会一帆风顺。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选择较高的发展平台,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时会明确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毕业生,那么你就可以轻松越过这一关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