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在五月下旬出题完毕。每年的5月初青年节前后,高考命题工作正式开展。命题工作大概持续半个月左右,剩余半个月用来微调和印刷。高考卷命题专家主要有三个群体组成:教授、在职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三者的比例递减,即大学教授占的比例最大,命题组组长为大学教授,各板块题目也多是大学教授命的。考试中心都有一个库,里面是适合命题的各地教授。一般为了稳定高考全国卷的连续性,几年才一大换,一般几年内换的不多。

命题人每年都需要签“保密协议”。虽然这个身份是对个人能力的极大肯定和荣誉,但不能对外透露。成为命题人后,每个人首先要上一节安全课,要求在高考结束后,不能撰写点评高考题目的文章,不能对外宣传自己曾是命题人的身份,不能接受媒体采访。在高考命题组里,除了临时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上述老师,还有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中最重要的,就是各个学科的学科秘书。每年除了命题,这些学科秘书的主要任务是调研高考试题的各种反馈,协助拟写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命题期间,他们是命题老师的指导员、参谋员,起到的是“科学把关人”的作用。

出题时间一半在高考前3-4个月,高考试卷的印刷一般在考前10-20天内派专人保管。出题人在出题时和出题后严格限制与外界交往,避免试题泄露,非法交易。

大多数地区出题人会被安排指定地点(严格保密)没收通讯工具,衣食住行专人提供 (报纸一类的当然可以看 还可以看电视等),出题后在考试未结束前不得离开,专人看护,考试结束后方可离开,进行阅卷指导分析。高考出题老师构成比较广泛,有大学教授,有高中特级教师,大学教授居多。高中老师多是一些特高级教师,常年从事出题工作。

这些老师会在一年的高考结束之后,通过观察考试成绩,老师和考生的反应,媒体的报道,来进行下一年的出题工作。出题时间一般是2-3个月,但是准备时间较长,出题地点出题人员严格保密,但不排除出题人身份泄露的情况(一些教育出版商出版的押题,猜题资料,通常是根据出题人自身的专业、擅长科目来押题,猜题的) 。

高考前的复习方式对于高考成绩的影响非常大,刷题是很多同学使用的复习方式,有的同学每天都要写好几张卷子,这种复习方式有用吗?临近高考,每天都要写好几张卷子,这种方法有用吗?

同学们在高考前坚持每天写几张卷子会有一定作用。因为高考的试卷难度比较高,题量也比较大,只有坚持每天刷题,才能熟悉高考的知识点和题型,解题速度也能得到提高。解题速度对高考成绩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同学高考失利的原因就是来不及做试卷,同学们必须在高考前坚持做试卷。同学们在高考前做试卷必须注意方法,因为高考的科目多,每门功课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复习巩固,而且高考前的复习时间非常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复习时间都用来做试卷。除了做题以后,同学们还要梳理知识点、总结解题方法,也就是说,同学们要在做完试卷后认真分析错题的原因,把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认真梳理一遍,这样做才能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同学们在高考前做试卷必须有所选择,不一定要把每道题都做完。对于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或解题方法的题目,同学们可以直接跳过,这样做就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做其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题目;对于需要认真思索解题方法的题目,同学们要把解题过程完整地写一遍,并对照正确答案看看是否存在问题,这样做就能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目的;对于反复思索都没有解题方法的题目,同学们要直接看正确答案,并认真分析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直至能独立把解题过程写出来,这样做就能快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结语

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要坚持每天做试卷,认真分析错题,总结解题方法,还要有选择地刷题,提高刷题效率,这样做就能达到更好的刷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