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电子档案包括考生报名信息(含身份证号、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考试违规以及在招生其他环节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等。
1、基本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等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等主要由所在中学负责组织考生网上填报,往届生和社会考生的基本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等主要由市、县(市、区)招办负责组织考生网上填报。
2、体检信息
由市、县(市、区)招办统一组织专门人员采集。
3、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成绩
由省教育考试院将考生有效期内的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成绩直接加入考生电子档案中;在外省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如能提供由借读所在省省级考试机构出具的在有效期内的高中会考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证明,我省予以认可,其成绩可以转换成相应的必修科目测试成绩。
4、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成绩
由省教育考试院经过网上评卷后生成。
5、志愿信息
由市、县(市、区)招办负责组织,考生使用动态口令卡直接网上填报后建立。
6、诚信考试记录
由省教育考试院依据考生在高校招生考试中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而建立。
高考档案又被称为高招档案,是包含了高考考生各项个人信息的资料,也包括一些与高考相关的协议,比如考生签署的高考诚信协议。大学在进行录取工作时,主要是查看学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成绩,当遇到同分或者专业报考人数过多时,才会进一步查看档案。 高考录取会看电子档案吗 首先大学在进行录取工作时,主要是查看学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成绩,当遇到同分或者专业报考人数过多时,才会进一步查看档案。 如果遇上了这类情况,一般来说各所院校都会查看单科成绩、学生体检结果(部分专业),一般来说并不会查看其它额外的档案内容,不过特殊招生并不在此列。 根据介绍,在顺利被大学录取入学时,部分不采用电子档案的地区,仍然会要求学生将纸质档案(及上文的高考档案)交由档案室老师,并核对和查验资料的完整性。 所以即便是被顺利录取了,也不能掉以轻心,缺少部分档案,甚至是一些不良记录仍然会给学生带来影响。 考生电子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考生电子档案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考生基本信息,体检信息,高考成绩(含加分)信息,外语口试成绩信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志愿信息,综合素质评价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信息,考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等内容。考生应按要求认真填写和填涂考生电子档案中的相关材料,如因填写、填涂错误影响考生录取,造成后果由填写、填涂人负责。
大学录取后,高中学籍档案会邮寄到大学学校的,电子档案也会到。
很多人在被大学录取后就会到当地县区招办领取自己的牛皮纸档案袋,但其实档案袋只是考生档案的一部分,考生档案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考生档案、电子档案。
考生档案
一部分是电子版,可以通过电脑读取出来,里面记录了你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信息。
一般其内容主要包括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考的诚信纪录等5个部分,高校录取以考生电子档案为主要依据。
另一部分是档案袋的形式,里面主要有实践纪录,党团信息等。这些档案在高考后要随你一起转到大学。
电子档案
高考档案电子版,由高考考生所在学校负责建立,并由各学校负责妥善保存。
再将电子档案发送学校教务处保存,发送当地招生办公室保存,招生办发送省招办、教育厅保存。高考后加入成绩信息、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考试违规以及在招生其他环节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志愿信息、投档轨迹、录取院校等相关资料,最后上报到教育部信息网进行汇总,备案。
高考电子档案的用来院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电子档案中的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因考生本人填写或校对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网上录取过程中所说的“档案”指的就是考生电子档案。没有高考电子档案的话,教育局根本没有相关信息,就没有办法高考,录取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