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三的同学,这最后一年就意味着即将面临人生的转折点。那些平时成绩不好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在高三最后一年成功逆袭。下面我就为大家总结高三文科逆袭计划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文科逆袭计划表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半年的时间从380直飙到580。下面我为大家整理出来,目的是想告诉大家,永远不要放弃。 真正的努力是从12月10号开始,那是第二次月考 我们考的是云南师大的月考卷子,那是第一次文综合卷考 在这之前我对我自己还各种自以为是 目下无尘,直到考文综的时候 两个半小时 我做的乱七八糟,一会跳地理 一会跳历史 东做西做 整体来说是乱成一锅,直到那天成绩出来 386 我当时就哭了 三本线都上不了。那时候我下定决心 必须振作起来,再这样下去,我就毁了我了。 先说下那时的成绩,没有一点水分,班主任监考的。语文113 数学57 英语57 地理10[啊!] 历史78 政治60几。大体是这个分数 不是记得特别清了。再说现在的分数,语文113 数学87 英语87 地理78 政治95(年段第一) 历史95(年段第一》,依然是云南师大的月考卷 依然是文综合。总分是年段第六 552。接下来说一下吧友都关心的逆袭方法:这一个月来可以说是地狱一般的生活,先说下作息,每天我平均只有三个小时的睡眠 每天至少三杯黑咖啡以及对我比较提神的百加得冰锐,下课我全部用来学习 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每天下课的时间至少有100分钟 我那一个月全利用了,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日子,友情也没管 那阵子任何姐妹的生日 全部只发个短信祝贺 一概不参加任何唱K之类的娱乐活动。经常由于睡眠不足在看书的时候想吐出来 不过还好都熬过来了,在这期间 我一直用着高考神人谢咏殊大神的三个信念支撑,这三个信念, 第一个:我不睡觉 我从不需要睡觉 第二个:我是机器人 大脑是芯片 精神不可能不集中 第三个:我热爱痛苦 高三文科逆袭计划表:语文 接下来说各科逆袭方法 全部是血泪史。首先语文 LL的语文并不是特别出众 都是115徘徊,偶尔人品爆发125左右,但是也有我的很多努力在之中,以前语文也只有90分 现在都能上百。首先语文课本对于高考不是那么重要 需要的只是里面的背诵古文诗歌而已,我当时买了一本五三,开始每天练 每个专题都练。每天10病句 50个成语掌握 50虚词50实词 一篇古文对着答案全文了解 小说阅读结合五三上的模板做一篇 以及诗歌鉴赏 同样是模板与题目结合理解 每天一篇小素材作文 一篇高考必背诗文 这就是我每天的语文任务 雷打不动。 高三文科逆袭计划表:数学 然后是数学。这是令很多文科生头痛的一科吧 也是最拉分的一科,千万不能放弃 LL可以说是负基础了。从初一就没听过数学课。。。所以我的数学逆袭之路有多辛苦 可想而知。可以告诉大家 在12月11号之前 我连一次函数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 还有什么交集并集分不清楚 还有什么概率之类的根本不会!!数学 我也是买了一本五三 然后把早就压箱底的从必修一的数学全部找了出来。全部是新的 可想而知 我的高一高二在干些什么,我的数学逆袭方法是这样的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我先翻开五三第一个专题当然不是去做。我当然是看不懂的 于是翻开必修一第一单元** 开始一点一点的看起来,慢慢的清楚了知识 于是乎 我把书上的题会做之后,就开始攻五三历年高考题 并不是那么顺利 有时候看到某道稍微一点难度的题目就毫无思绪 于是拿出答案把它看懂 再将这道题目勾下来 每天我会过一遍 这样的类型我就差不多弄懂了。 就这样我每天两个专题 再辛苦 不管是三小时还是四小时 我必须完成 现在LL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专题 函数还没弄 比较困难 最近要开始了 还有某些专题不建议你们去钻书上的概念 看半天看不懂 比如说切线方程 这应该是高考一个重考点吧 一般出现在填空和选择 我对于这节的方法是 刚开始看书我直接看不懂 那些概念是什么啊 看了也不会做题 于是我决定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我先找了一道切线方程的题目进行研究 拿着答案看 然后问了一下同学 知道了大体步骤 首先对它求导 然后求斜率 接着带入斜截式或点斜式就成了 我就开始背求导公式 看斜截式的公式 弄懂之后开始做题 各种形式慢慢理透 看着没思续的题目就看答案 接着勾下来 每天过一遍 直到现在一看见就思想上涌 这就是LL的数学逆袭方法 没有任何技巧 数学课LL是听不懂的 在下面偷着自己做特

一年时间完全可以上一个大档次的。

我们班一个女同学,高一的时候50多人的班级里排在倒数后十名里,高二努力开始奋起直追,78十人的班里排了十几名,高三九十多人的班级里进入前五,高考考上厦门大学的分数线。励志吧。高考后,她说了一句话:天道酬勤。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方法:

对文科的六学科来说,文综是最好提高成绩的:

一、历史:

这个学科的最大难点还是需要记忆的量太大,如果你记不住、背不下来,很难说怎么才能学好,尤其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人,想考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没兴趣,也就记不住,你连记都没怎么理解,做题的时候,怎么对应作答。

学好历史的关键在于在坚持学习和记忆的同时逐渐培养形成兴趣,这就需要一个小计划。

建议:

1、放长线钓大鱼,不要紧盯眼前进度和考试,你的唯一考试就是高考,把几本历史书做个规划,每天背熟一两节内容即可,内容少或学有余力可适量增加,学习好历史就是一个慢慢积累记忆量的过程。一轮背完再被第二轮、第三轮。周末时间可酌情复习。看书的时候,不但要把勾勾画画的看了,小故事、名言、图片也要看,这是一个放松解闷的不错途径,也是积累冷知识点的好办法。

2、不要注重做题,说实话历史作业写都不用写,没照着答案抄没一点用。把时间放在背上。考试成绩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你脑子存了多少货。

3、学校一定会给你们发很多复习资料,就一个好处,肯定有分好类归纳好的知识点,看看,争取记住。如果现在没有,你可以自己简单的做一个分类提纲,比如水利,比如文学作品等。记住只是提纲。只用于面对提纲,回忆知识点用。

4、千万不要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在笔记整理上,长个心眼,充分利用辅导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学的。

5、多看答题,分析问题的知识要点。 二、政治学科相对简单 需要背诵的少 记住不难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题 掌握答题技巧就行三、地理学科很活 但首先还是得背 只不过地理更注重归纳和实用。而且脑子里一定要有一个“地球仪”。重点:结合书本看地图册啊

1、中国区域地理、世界区域地理。

各个区域的特点,经纬度,海洋,洋流,岛屿,山脉,河流位置,交通,重要城市,港口,资源,地貌,气候,植被等等要素。

2、课本理论,比如地方时,公转自转,地转偏向力,上弦月下玄月,大气环流,洋流分布,气旋反气旋,锋面,等高线,等压线等等基础知识。

3、各种气候、地貌、自然环境问题形成原因。

建议:

1、按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并记忆,可参考历史建议1;

2、充分利用地图册,对应章节进行区域地理经纬位置、地形、气候、城市交通、资源等等要素的观察和记忆;

3、多做区域分析题。

4、家里挂个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有时间就看看。四、对于数学,我的方法是坚持每天做一张卷子,半张也行,课后题也好,以基础题为主,特别有难度的可以放过,做一个类型就保证一个类型,高考基础题很多,个别几个难度大的不会也能120左右。如果基础不是很好,最好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错题、难题记下来,偶尔看看,很有帮助,就是高考前也能作为数学的复习资料。

如果有余力,再把个别难题好好钻研下,其实也就几个类型而已。五、语文和英语怎么说呢 同样需要背 语文的基础知识点 英语的词组固定搭配等。

英语语法最好有一个系统的整理,可以让老师给找本书或者,做好笔记,或者复印同学笔记。不要注重名次的进退,只检讨自己脑子里记住的是否越来越多。把所有的大小考试都作为查缺补漏的机会,成绩短期不提高也要坚持,不要急于求成或自暴自弃。

我已经毕业了,高二期末的时候,班上八十多个人,我是五十八名。高考我是班上第三名。

作为过来人,我觉得我在这件事情上有发言权。我成绩当时可能比你还不好,也是文科。高三第一学期中期开始发奋读书,大概真正努力的时间就是半年。其实也够了,半年足够提高一百分了。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一个信念问题,你读了十多年的书,难道不想考个好点的大学?十多年都过来了,半年时间,废寝忘食,只要你不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被叫大傻的那种,基本都还有希望。

我高中前两年没学,以至于后面老师讲课的内容我基本上都是听不懂的。从做模拟试卷能看出来你自己哪里不行。做几套试卷,发现听力不行,你就多听练习,发现阅读不行的,你就买几本专门的阅读的练习书,我半年比同班同学多做了四本书,最后才能从六十多分到一百三。除了背单词,你就练习你的弱项。练习最好用铅笔,填答案的时候轻一点,自己对完答案之后,要找出错在哪里,怎么错的,为什么会错。然后用橡皮擦掉,在错误的题那里做记号,下次过几天再重新来做一遍,看看还会不会错。

一旦发现哪里特别容易出错,你就加强类似题的练习。这个方法也适合数学:做模拟试卷发现自己的问题(哪些基本难不倒你,哪些知识点的题目会有可能难倒你,哪些基本不会做。)——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加强你的短板——对短板的知识点的专题试卷,检查自己的加强训练的结果——做模拟试卷测试自己的进步和总结经验。

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将自己的英语,地理,数学,提高很多。

整个高中,文科的每个科目都只有那么多个知识点,你将每个知识点弄明白了,你就明白了。而明白的自检和检测靠试卷,练习靠自己做题,自己看不懂的也想不明白的就问老师,问同学。

至于,时间,你都要高考了,每天在学校的时间,除了学习和睡觉,其他时间能赶就赶吧,差七十多分很容易赶上来的。所以不必烦恼,努力的够了才会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