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话题呢,让我想到了在大学那段岁月里,辅导员对我关怀备至的画面,以及在我迷茫时期,辅导员对我的谆谆教导和鼓励。1.无微不至的关怀

犹记得上大学那会儿,军训演练时,不知什么原因,致使我腿不小心拉伤了。由于事发紧急,班上的同学迅速告诉了辅导员。辅导员闻讯赶来,叫了几个同学,把我搀扶到了校医室。医生告诉导员是因为运动过量导致的腿部拉伤,让我在宿舍休养一段时间。于是辅导员就让同学把我搀扶到了宿舍,还很紧张的问我,腿怎么样啦?有没有好一点啊之类的。她担心我没法吃饭,就给几个同学交代要轮流给我带饭。每天还会打电话询问我的状况,看我恢复得如何,那时刚离家上学,辅导员对我的关心,让我觉得很温暖,现在每每回想起来,内心都有股暖流涌入心头,令我难以忘怀。2.对我学习能力的肯定

另一件事是刚上大学,对于大学的学习节奏和生活我不是很适应。一个学期过去了,总有茫茫然的感觉,甚至开始对我的学习能力产生了一丝怀疑,好像一下子没了方向。于是,我就找导员聊了聊,也告诉了导员我的困惑。辅导员安慰我了一番,让我给自己一点时间适应校园生活,也不要有过多的压力。说到这里时,她还拿出了各科目的专业课分数排名,说我学习态度积极,学习能力强,在班上的学习情况还是很好的,让我继续保持下去,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和她交流。在和辅导员沟通了之后,我回去细想了想,瞬间就豁然开朗了。后来在辅导员的鼓励下,我的目标逐渐变得清晰明朗了,我的学习和生活也慢慢步入了正轨。3.关心我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

大学那段时光里,辅导员带给我了很多温暖,在和辅导员接触和相处几次之后,感觉辅导员真的是温柔又贴心,总会时不时的关心了解我在大学的状态和学习变化。即便到了后来要毕业了,辅导员还是那样很关心我。记得当时临近毕业了,班里组织了一次聚餐活动,有很多学生都到场了,大家纷纷和辅导员交流,言语间里透露着诸多不舍。在那样热闹的场合中,我并没有表达出太多的话语,但或许是在那样的情境中,我有点难以言表。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辅导员竟然注意到我了,还很关心地过问我的职业选择和未来规划。突然被辅导员cue到,一时之间,我竟然有点茫然无措。只记得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就随口答道:暂时还没有想好。辅导员听了我的话,就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到她很看好我,让我好好努力。内敛的我听了导员对我的评价,羞涩地点了点头。尽管大学时光已离我远去,但每每想起辅导员带给我的那些美好点滴,满满的都是感动。

当青春遇上疫情,我觉得会有遗憾。原因如下:

1.学业上我作为2021级的考生,非常遗憾因为疫情的原因,整个高三上学期都在家中度过。因为我本身不是一个很自律的人,所以高三上学期时我的学习进度都非常的差。当然就我来说我是很后悔的,但更加遗憾的是,我没有完整地在学校里度过高中三年。每次在网站上看到有关高考的话题时,都在说高考是如何热血,共勉共进。但对于我们这一届考生而言,更多的是只有我们一个人待在家里面对冰冷的屏幕。没有平时上课的氛围,那些大家一起上课,吃饭,回寝室,写作业温暖的一幕幕都在离我们远去。很多人都说高考对于我们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经历,但对于我们这一届线上上课的学生来说,高考仿佛就是一段时光,一个人的时光,那些和同学在一起的校园生活在我的脑海里竟然都在慢慢淡忘。我很遗憾没有体会到别人度过的那样热血而充实的高三生活。但人的一生都不会完美,至少我们在一起过,一起奋斗过。2.生活上我认为的青春是绚丽多彩的。无任如何至少不是呆在家里。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必须在家,不允许走动。甚至连小区,学校都出不去。上大学之前,我曾经幻想过能够每个月存下一些钱,在五一长假或者是国庆的时候能够外省游玩,来一段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江湖轶闻。但是从清明开始,南昌疫情突然爆发,之前的情况是我有的地方不能去,现在是我哪也不能去。大家都说上大学的时候可能都会很忙,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学校活动等等。但在疫情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不能聚集,这些活动都被取消了。假期来临的时候,我们可能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躺在宿舍的床上,为国家防疫做贡献了。3.精神上当疫情来临时。虽不说诚惶诚恐,但也是为此惊恐交加。最近我养成了一个每天观看疫情防控进度消息的习惯,每一次看到新增多少例和死亡例时,心里都非常难过,我也很担心我的父母亲戚也可能会处于这种危险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在我青春时期的精神上。也不象往常那样没心没肺,肆无忌惮了。心里这样想着我在开心的玩笑。学习时,别人却可能面临着生与死的较量。担心我的父母朋友,他们可能也处于这种境况中。总结

或许我们的青春是充满遗憾的青春,但是我们的未来却是值得我们奋斗的未来。很遗憾我们没有处于和平,祥和的年代,但是我们应该畅想拥有我们打败疫情的未来。乱世造英雄,我们每个人都要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即使我们青春抱有遗憾,我们也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不要重蹈覆辙。

我觉得上海高考延期对考生来说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就好比一枚硬币有正面和反面,一些事情的改变也是有利有弊,而这种利和弊有时候并不是人为可以分辨出哪个多哪个少。往年,上海高考的时间都在6月份,一般是6月7日到6月9日。但是2022年高考的时间往后整整推迟了一个月,定在了7月7日至9日,这也是国内第二次因为yi情原因延迟高考。不过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宣布延迟高考的目前仅仅只有上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情绪波动最大的当然是上海考生了。有的考生觉得自己又多出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学习、备考,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有的考生认为7月份的天气炎热,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考试发挥。看法不一,“有笑的有哭的”。单纯从外在层面去分析,上海高考延期,的确给了当地考生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考试,能够让他们多一点时间复习。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充分备考,不仅能对知识层面进一步丰富,还意味着考生能够更有信心面对考试。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长时间的备考也会让考生身心疲惫,对备考出现倦怠的情绪。有的人甚至还会出现焦虑的心情,希望能够赶紧考试,让自己“解脱”。我还记得自己当年备考的那种心态,有种跃跃欲试,更有种“遭不住”、想要赶快“解放”的心理。7月份的确天气会更加炎热,不利于考生们的发挥。天气燥热不仅仅体现在温度的上升,让人感觉热得难受,还会让我们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我一高中同班同学说过,他那年高考的时候,前后两个座位的人就因为桌椅摆放位置的问题吵了起来。虽然两人最终没有打起来,但是还是对自身以及考场的其他考生产生了一定影响。

以上也都是基于大的层面去说,可能具体到个人会存在显著的差异。不过我始终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你这三年来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十分刻苦,那么只要你在高考中端正好心态,一定是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的。要相信“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反之亦然。作为一名过来人,我也说说自己高考的经历,希望可以给小伙伴们带去些许的帮助。

我曾经是一名安徽考生,2014年参加的高考。那年高考的数学很难,一场考试下来,我的上衣短袖整个湿透了,因为紧张和一些题目不会做。不过题目虽然难,我还是考了110多分,这主要得益于我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了,不会做的题目也把基本公式和部分答题步骤写了上去。

高考中,能够稳定得分的科目我认为就是英语(虽然现在有些人觉得学英语没必要,但是这和考试真的不冲突),而如果想要考高分,那么文综/理综必须不能差。

“师傅领进门,修身在个人”,时间的改变大概率并不会影响考生的命运,我们得坚信“天道酬勤”,你的努力付出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