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实在成绩发布之后进行,一般本科志愿填报的时间都是在高考之后的20天左右。

考生在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之后,就可以选择学校和专业了,我们国家开通网上志愿填报系统的时间一般为6月25日左右。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省份比较早,可能在高考成绩出来的十天左右就可以填报志愿了。而且本科批和专科批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本科批的时间是比较靠前的。

历年高考报志愿一般在6月25日至28日左右,一般在你省公布分数后的3~5天开始填报。各省填报志愿时间不同,一般是四五天时间。高考报志愿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其中提前批最早进行,一般是在六月底报考,本科批一般在七月上旬完成报考,专科批最晚,基本要在七月中下旬完成报考。填报志愿时的注意事项:

1、预填志愿样表。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2022年福建省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样表,进行预填和修改。正式上网填报志愿时再按照志愿样表内容进行录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填报志愿失误。2、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志愿填报有时限要求,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考生务必注意志愿填报的截止日期。

3、必须适当提早上网填报。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的半小时、一小时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影响自己顺利填报志愿。以往有的考生踩着点填报,结果事情一耽搁或自己网络不顺畅报不上,准备了很充分,结果“起了个大早,连晚集都赶不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志愿填报

补录一般24-48小时之后就可以查到结果了。

考试院系统上进行查询,或者直接打电话询问所报考的学校,学校可以给出结果。因为补录的考生人数和院校人数都比较少,一般在填报完志愿24-48小时之后就可以查到结果了。补录注意事项:

1、补录以考生重新填报的志愿为准,考生原填报的志愿无效。有意向参加补录的考生,必须重新填报志愿。

2、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得申请补报志愿。

3、补报志愿的考生,其本人的选考科目必须与院校缺额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符。 (填其他学校是不承认的,填了没有效用)。

4、参加补报志愿的普通、体育类考生,每人可填报3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普通类与体育类不得同时兼报。高职类考生每人可填报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均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

5、考生志愿以通过“普通高考补报志愿系统”录入正确后打印的志愿表为准,考生必须在系统打印出的志愿表上签名确认。凡补报志愿后没有打印“某某省(考生所在省)普通高考补报志愿表”的考生,其补报结果以省考试中心“普通高考志愿补报系统”中的补报结果为准。

6、考生要对自己填报志愿的准确性负责。考生志愿信息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

7、市、县(区)招生考试机构确认考生补报志愿时不要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并且不允许同时打开两个IE窗口,以确保考生志愿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

按照省录取场录取流程安排,每个批次的高校录取结果经省录取场审核通过后,考生才可查询到录取信息,所以无法有一定确切的时间。

按照录取进度,通常在每个批次投档后的几日内(有的学校最早可在投档后第二天)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正规渠道陆续查询到自己的录取信息。需要提醒的是,有的高校存在跨批次录取情况,由于不同批次录取时间不同,查询相关批次录取结果的时间也不相同。

如成都理工大学今年在四川省本科一批次和本科二批次都有招生计划,学校在本一批次录取结束后,被该校在本一批次招生专业录取的考生即可查询到录取结果;但填报了该校本二批次招生专业的考生,则要等本二批次录取结束后才能查到结果。选择“不服从调剂”务必谨慎:

平行志愿最大的变化在于将“志愿优先”转向“分数优先”,从而让考生报考风险大幅降低,更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的院校。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容易让一些考生家长本着一分不浪费的理念,在报考中“冒进”,或是完全不服从专业调剂,这些不合理的报考方式,可能造成“掉档”。

平行志愿也有先后。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平等,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省招考办按照“分数优先,遵从自愿”的原则,按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序逐个投档。

一次性投档后,个别院校因不服从专业调剂、专业受限等考生较多,退档后出现计划缺额现象。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性投档模式,无法进行即时补投档,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只能在征集志愿时补足缺额。

对于考生而言,平行志愿按分数排队,只要分数达到要求,就可以投档到所报学校,但如果没有达到所选专业的分数要求,考生又不服从调剂的话,就会被退档,无法参与后面的志愿学校投档,如果征集志愿也没有被录取,就会落入下一个批次录取。

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考生在填写‘不服从调剂’时,一定要谨慎、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