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开始15分钟后不能进场。
开考前30分钟,高考考生可以进入考场。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迟到(开考后)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参加语、数、文理综合科目考试(外语科14:45以后禁止迟到考生入场)。
高考考生应于每科开考前30分钟凭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主动配合监考员进行身份验证和对随身物品的必要检查,并于每科考试前在《考生签到表》上签字。考生应合理安排好时间,错峰有序入场。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高考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高考考试期间的注意事项
1、注意考场纪律:进入考场后,考生应按照规定进行考试。在考场中要保持安静,不要与他人交流,不要翻阅和抄袭他人的试卷。考生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
2、注意电子设备:为了保证考试公正性,考场不允许考生携带任何电子设备进入考场,如手机、电脑、耳机等,考生要遵守考场规定,不要私自携带相关设备进入考场。3、注意时间控制:高考考试时间比较紧凑,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也有限。考生需要在考场内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好时间节奏,要尽可能地利用好每一题的时间。
4、注意心态调整:高考是考生人生中比较紧张的考试之一,考生要保持心态平稳,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考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调节,缓解紧张情绪。
5、注意考试要求:考生在考场中要仔细阅读考试要求,如注意字数要求、作答细节等,以避免考试失分。
6、注意合理发挥:考生要根据自己考试的情况合理发挥,做好本职功课,避免过程中不必要的失误和漏洞。
每科开考前30分钟进入考场,开考前监考员开始使用金属探测仪检查考生,组织考生有秩序进入考场。语文和综合科目考前30分钟,即8:30分开始进场;数学和外语科目考前25分钟,即14:35分开始进场。考生进考点的时间,由各考区确定,考生要根据考区和中学的安排,按时到考点。
各科目开考后15分钟,考生将不能再进入考点参加当科目考试。即语文和综合科目9:15分以后,数学和英语科目15:15分以后,迟到考生禁止进入考点,如遇有雷雨等天气,请考生提早出发,以免迟到。高考进考场规定:
1、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考试必须的文具用品,如钢笔、铅笔、圆珠笔、圆规、直尺、量角器、橡皮和规定型号的计算器等,不准携带任何书籍、笔记本、报纸、草稿纸、修正液、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
2、考生在每科考前15分钟进入考场(外语学科须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凭准考证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身份证放在课桌左上角,以备查对。考试铃响后才能开始答题。
3、考生迟到15分钟不得入场,考试6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考生对试题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等问题(不能要求监考老师解释题意),可举手询问,监考人员当众解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
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考生应该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
考生进场的时间一般是考前20-30分钟,开考15分钟以后就不再允许考生进入考点(高考外语是考前15分钟禁止进入考场)。
考生到达考点后,应先进入考点并在考点划定的警戒线以外区域或指定区域等候,待入场信号响起时再有序进入考场。考生应注意考试的进出场时间,开考15分钟后不准入场,离考试结束30分钟后才能交卷出试场,交卷后不得再进入考场。这样可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检查和准备,而且可以避免因延迟而无法进场的情况。考生在提前到达考场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身份证明和安全检查等程序,所以提前半小时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但是具体应该多早到达考场还需根据考试安排、考场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场规则:
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场,不得迟到或早到太早。不允许携带与考试无关的物品入场;按照监考人员的指引,有序进入考场,根据考号、姓名和座位号等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就坐。
所有考生要保持庄重、安静的考试环境,不得喧哗或交头接耳说话,不得偷看他人试卷或泄露试题;考试期间不得带手机、通信工具、计算器等电子设备,不得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或涂改。
出现卫生间需要,必须举手示意,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座位进入卫生间。在卫生间内不得使用手机、通信工具等电子设备;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卷、答案和卡纸等资料放回到考场指定位置,并且按照监考人员的指引,依次有序退出考场。
考生需要严格遵守考场规则,避免违规行为或作弊行为,以免影响考试结果。如有违规行为,监考人员会进行记录或申报,根据规定进行相应处理,甚至可能影响到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