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5小时。

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发布。省级统考和高校的招生考试时间,分别由各省级招委会和高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确定并发布。

高考的相关要求规定:

1、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合理编班,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培训、研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根据学生不同的选择,组织实施相应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加强教学条件保障。在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新的教学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阳光高考-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高考试卷在五月下旬出题完毕。每年的5月初青年节前后,高考命题工作正式开展。命题工作大概持续半个月左右,剩余半个月用来微调和印刷。高考卷命题专家主要有三个群体组成:教授、在职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三者的比例递减,即大学教授占的比例最大,命题组组长为大学教授,各板块题目也多是大学教授命的。考试中心都有一个库,里面是适合命题的各地教授。一般为了稳定高考全国卷的连续性,几年才一大换,一般几年内换的不多。

命题人每年都需要签“保密协议”。虽然这个身份是对个人能力的极大肯定和荣誉,但不能对外透露。成为命题人后,每个人首先要上一节安全课,要求在高考结束后,不能撰写点评高考题目的文章,不能对外宣传自己曾是命题人的身份,不能接受媒体采访。在高考命题组里,除了临时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上述老师,还有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中最重要的,就是各个学科的学科秘书。每年除了命题,这些学科秘书的主要任务是调研高考试题的各种反馈,协助拟写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命题期间,他们是命题老师的指导员、参谋员,起到的是“科学把关人”的作用。

出题时间一半在高考前3-4个月,高考试卷的印刷一般在考前10-20天内派专人保管。出题人在出题时和出题后严格限制与外界交往,避免试题泄露,非法交易。

大多数地区出题人会被安排指定地点(严格保密)没收通讯工具,衣食住行专人提供 (报纸一类的当然可以看 还可以看电视等),出题后在考试未结束前不得离开,专人看护,考试结束后方可离开,进行阅卷指导分析。高考出题老师构成比较广泛,有大学教授,有高中特级教师,大学教授居多。高中老师多是一些特高级教师,常年从事出题工作。

这些老师会在一年的高考结束之后,通过观察考试成绩,老师和考生的反应,媒体的报道,来进行下一年的出题工作。出题时间一般是2-3个月,但是准备时间较长,出题地点出题人员严格保密,但不排除出题人身份泄露的情况(一些教育出版商出版的押题,猜题资料,通常是根据出题人自身的专业、擅长科目来押题,猜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