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规定,每年高考人数大概多少

1、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报名录取一般按照户籍为原则进行,所以一般情况下,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

2、但是如果父母工作需要或考生学籍原因,考生也可以在户口所在地本省内其他县市(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

3、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以在学籍所在地的省区参加异地高考。

不能报名高考的情形如下:

1、具有高校学历的学生或者已经被高校录取还未注销学籍的学生;

2、高中阶段学校不是应届毕业生的学生;

3、往届毕业生高考时作弊或者弄虚作假的学生;

4、违反了考试规定被暂停考试或者在停考期的人员;

5、触犯了刑法已被拘留的人员;

6、不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人员。

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第十条第三款

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

每年高考人数大概多少

全国每年有多少高考生如下:

1291万。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193万,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

2023年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8日,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新高考省份6月9-10号还有选择性考试科目,也属于高考的一部分,具体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安排为准。。四川省2023年高考人数预计与2022年持平,四川省2022年的高考报名人数超过77万人,对比2021年()。详见:四川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2020-2022历年报名人数)

河北省2023年高考人数预计比2022年有所增长,2022年河北省高报名人数共75万余人,,2022年高考录取竞争将更为激烈。详见:河北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2020-2022历年报名人数)。天津市2023年高考人数预计与2022年基本持平,,比去年增加约2000人,%。详见:天津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2020-2022历年报名人数)

甘肃省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共计247848人,比去年增加4600人。详见:甘肃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2020-2022历年报名人数)

湖北省2023年高考人数预计比2022年有所增长,2022年湖北全省高考总报名人数超46万人,。详见:湖北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2020-2022历年报名人数)

2023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68万人,,。详见:湖南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2020-2022历年报名人数)

外地人可以参加高考吗

外地学生可以异地高考。

目前很多城市都允许外地户籍的考生在本地参加高考,但是需符合当地异地高考政策的要求。外地学生异地高考的流程:

1、学籍转移

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原户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学籍转移申请。学生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填写相关申请表。教育行政部门将审核申请材料,如果符合条件,会出具学籍转移证明。

2、确定参考地点

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异地高考的地点。在选择参考地点时,学生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住宿条件等因素,并咨询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报名和参考的要求。

3、报名注册

学生需要按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名。学生需要准备好相关证件(身份证、学籍转移证明等)、填写报名表格,并按时缴纳考试费用。

4、高考考试

学生按照指定时间和地点前往参加高考考试。考试科目和形式遵循当地高考规定。学生要准备好考试所需的文具和身份证件,按照考场规定参加考试,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外地学生异地高考的注意事项:

1、提前了解政策和要求

不同地区对于异地高考的政策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包括学籍转移、报名时间、报名材料等。提前了解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通知和要求,确保自己符合条件,并按时准备相关材料。

2、确定参考地点与交通安排

选择合适的参考地点是非常重要的。考虑交通便利性、住宿条件和考场距离等因素。提前规划好交通安排,确保能够按时到达考场。

3、熟悉考试科目和形式

不同地区的高考科目和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考试时间安排、科目设置等。熟悉考试科目和形式,提前进行复习和准备。

4、注意考场纪律

遵守考场纪律非常重要。在考试期间,严禁抄袭、作弊或使用不合规定的辅助工具。确保按时到达考场,听从监考老师的指导,并保持考场秩序和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