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2021年高考本科分数线:1、江苏历史类本科线:476分。2、江苏物理类本科线:417分。

南京高考分数线,高考最难的三个省份

根据2021年高考江苏省一分一段表可知,历史类476分对应的名次为55510,物理类417分对应的名次为150598,上一年只有高考成绩考进了江苏全省这么多名的考生才有机会被本科大学录取。江苏2021各校录取分数线排名:

1、江苏2021各校录取分数线排名(本科首选物理)

对于江苏省首选物理的高三同学来说,省内最难考的十所大学为: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2、江苏2021各校录取分数线排名(本科首选历史)对于江苏省内首选历史的高三同学们来说,江苏省内最难考的十所大学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苏州大学。

3、江苏2021各校录取分数线排名(专科首选物理)对于成绩在本科线下的江苏首选物理的同学来说,省内最容易考上的十所专科院校是: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明达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4、江苏2021各校录取分数线排名(专科首选历史)对于高考成绩在本科线以下的江苏首选历史的同学来说,省内最好考的十所专科学校分别是: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明达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一本录取线多少分

自2021年开始,江苏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因此在江苏省没有了一本、二本之分,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可知:特殊类型招生历史等科目类533分、物理等科目类501分,普通本科线历史等科目类476分、物理等科目类417分。

体育类本科历史等科目类文化366分/专业110分,体育类本科物理等科目类文化313分/专业110分。艺术类本科统考美术历史等科目类文化335分/专业170分、美术物理等科目类文化313分/专业170分。

音乐(声乐、器乐)历史等科目类文化310分/专业145分、音乐(声乐、器乐)物理等科目类文化260分/专业145分,编导历史等科目类文化380分/专业135分、编导物理等科目类文化400分/专业135分。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由各校自行划定。其他院校本科校考专业的省录取控制分数线为历史等科目类文化260分/专业合格,物理等科目类文化260分/专业合格。

取得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流行音乐、音乐治疗、广播电视编导、美术学、绘画、雕塑、中国画、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文物保护与修复、漫画、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包装设计等专业校考合格的考生,还须参加相应专业省统考,且美术省统考成绩须达到160分,音乐省统考成绩须达到120分,编导省统考成绩须达到130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2021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高考最难的三个省份

全国考试难度排名省份是广东、河南、山东、湖北、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重庆、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苏、贵州、甘肃、福建、海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北京、上海、天津。

全国高考难易程度排名是根据各省高考人数和院校招生计划等方面来进行排名的,人数较多且招录比较低的省份自然在高考难度上会高出很多,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本文就先整理出高考最难考的省份排行榜,供2024年考生参考。第一名(难度等级第六级):广东、河南、山东

第二名(难度等级第五级):湖北、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

第三名(难度等级第四级):重庆、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苏、贵州、甘肃

第四名(难度等级第三级):福建、海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新疆

第五名(难度等级第二级):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

第六名(难度等级第一级):北京、上海、天津中国考试最难的三个省份是广东、河南和山东,这三个省份是我国高考人数比较多的三个省份,考生之间的竞争本身就较为激烈,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各院校的录取率这三个省份都不高,本身就人多,院校的录取率还不高,自然可以说是中国考试最难的三个省份了。

高考注意事项

备考规划: 提前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分配时间用于各科目的复习,确保充分准备。

知识掌握: 确保对每个科目的考纲内容都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强化重点、难点内容的复习。

模拟考试: 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的时间限制、题型和考试环境,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应对考试压力的能力。

健康饮食: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有助于保持身体和精神的状态。

良好作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持头脑清晰和体力充沛。

心理调适: 面对考试压力,要学会放松和调整心态,可以通过运动、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

准考证和证件: 确保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和身份证等必要的考试证件,避免临时慌乱。

交通安排: 提前规划好考试当天的交通安排,确保能够准时到达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