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语文、数学、外语是新课标I卷,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是本省自主命题。一、全国各省高考试卷使用情况(截至2023年)
Ⅰ卷:江苏、河北、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浙江
新高考方案为“3 1 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由所在省自主命题(山东、海南高考方案为“3 3”模式)。浙江高考方案为“3 3”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由所在省自主命题。
Ⅱ卷:辽宁、海南、重庆
: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仍然使用文理综模式。
: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吉林、黑龙江。
、天津卷、上海卷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二、浙江新高考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浙江新高考总成绩组成
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1分(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由3分改为1分,从2022年1月选考起实施),起点赋分40分。
高考最难的三个省份
全国考试难度排名省份是广东、河南、山东、湖北、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重庆、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苏、贵州、甘肃、福建、海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北京、上海、天津。
全国高考难易程度排名是根据各省高考人数和院校招生计划等方面来进行排名的,人数较多且招录比较低的省份自然在高考难度上会高出很多,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本文就先整理出高考最难考的省份排行榜,供2024年考生参考。第一名(难度等级第六级):广东、河南、山东
第二名(难度等级第五级):湖北、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
第三名(难度等级第四级):重庆、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苏、贵州、甘肃
第四名(难度等级第三级):福建、海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新疆
第五名(难度等级第二级):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
第六名(难度等级第一级):北京、上海、天津中国考试最难的三个省份是广东、河南和山东,这三个省份是我国高考人数比较多的三个省份,考生之间的竞争本身就较为激烈,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各院校的录取率这三个省份都不高,本身就人多,院校的录取率还不高,自然可以说是中国考试最难的三个省份了。
高考注意事项
备考规划: 提前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分配时间用于各科目的复习,确保充分准备。
知识掌握: 确保对每个科目的考纲内容都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强化重点、难点内容的复习。
模拟考试: 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的时间限制、题型和考试环境,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应对考试压力的能力。
健康饮食: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有助于保持身体和精神的状态。
良好作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持头脑清晰和体力充沛。
心理调适: 面对考试压力,要学会放松和调整心态,可以通过运动、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
准考证和证件: 确保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和身份证等必要的考试证件,避免临时慌乱。
交通安排: 提前规划好考试当天的交通安排,确保能够准时到达考场。
高三了地理很差怎么补
高三地理补习方法:
1、把课本好好看一看,真的看懂。必修一的核心地图是要自己掌握的,同时理解课本。
2、关注较好的试题答案逻辑。靠平时学习就弄明白知识的逻辑,而非死记硬背,同时研究比较好的试题的答案,学习其答题思维。
3、请教自己的老师、同学。单打独斗很困难,建议请教老师和同学。相关问题答题技巧:
1、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 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