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号。高考(全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文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是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考于每年的6月7、8日举行,部分地区因其科目安排而考试延长至6月9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23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现在距高考还有几天
2022高考时间:6月7日。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目前距离2022年高考倒计时还有300天。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高考于1952年实行,于1965年废除,于1977年恢复。高二应该学习方法
1、掌握学习方法
每个科目都有每个科目的学习方法,要趁早掌握学习方法,有了学习方法以后,就能快速高效学到很多知识,轻轻松松提高学习成绩。每个科目的学习方法都是类似的,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2、学会收集
高中生要学会收集,说到收集就不得不说高中生必备的几个本子。一个是摘抄本,一个是笔记本,还有一个是错题本。摘抄本就是用来摘抄一些好的内容的,比如名言警句、成语、英语句子等;笔记本用来记录老师讲的重难点、经典案例等;错题本是用来收录错题使用的。对于这些本子上的内容,不是写一遍就完事了,要及时复习,不断地巩固加深记忆。
3、端正学习态度
在学习上要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比如写作业的时候要认真写作业,不要想着抄答案或者直接不写,这些都是不行的,对待学习一定要认真,只有认真学习,该背的背、该写的写、该做的做,这样成绩才会对你温柔以待。
今天距高考剩多少天了
距离明年高考,也就是2024年高考还有461天;距离今年也就是2023年高考还有95天。在高考的冲刺阶段,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准备:
保持平和。要知道这是所有毕业生的倒计时,我们不必过多焦虑。利用别人因焦虑浪费的时间仍在学习,那就是一种超越。保持激情。后期复习时,很多同学会觉得木已成舟,对学业产生懈怠,这是不可以的。此时,更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多学的那一点或许就是考试的内容。
多问。问老师问同学都可以。问错题的解决思路,问耗时题目的简单方法。多背。重点体现在语文的古诗词、文言文,外语的单词、语法,其它学科中的概念性内容等。多练。多练中难度的题目和自己常错的简单题目。结合整理的错题集,多练错题,注意需要动笔计算的题目,一定要动笔算。多总结。每一时段、每一天、每三天、每一周、每两周一次的总结。这里注意每天晚自习或者睡觉之前都默想一遍今天学习的内容,想不起来的,第二天就马上去练。
多运动。利用好课间操和体育课的时间,尽可能多的活动一下,注意安全第一。要知道好的身体素质才有力量去支撑高强度的复习任务。
劳逸结合。课间休息很重要,特别在头脑不灵光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来休息,不然事倍功半,耗时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