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采用3 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考试。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高考现行方案1、通行方案“3 X”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简称文综,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简称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考试科目。该方案是到2019年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2、“3 3”方案应用地区: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天津、海南等6省市。改革时间:上海、浙江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其中北京、山东、天津、海南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第一个“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第二个“3”是指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六门任意选择3门来学习。语文、数学、外语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补充的是上海市英语一年两考,取最高分。浙江省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科目中选择3门来学习,选考科目成绩实行等级赋分。3、“3 1 2”方案应用地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改革时间: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再从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百度百科-高考

2017上海高考物理,2017上海高考发生了什么震惊的事

上海高考数学

新高考数学新增了哪些内容介绍如下:

1、总体变化的新教材知识点设置走向全国卷考试纲。使用新教材后,从各区统考、市重月考题的难易度来看,2023年高考数学卷的难易度上升,接近全国卷的概率较高。

2、必修一反函数部分在新教材中中标星级,不再作为考察点。有些普高学校不再教反函数的内容了。3、必修二旧教材高一教三角函数和数列。新教材是三角函数、复数和向量。三角函数的部分没什么变化。追加了积化和差和差化的积式。(本来教材中就没有涉及,因为是在考试中使用,所以影响不大。多个部分,在新教材中,目标选择的多个三角表示形式和辐角的主值变多,意味着多个三角表示可以在大问题上直接使用。在平面矢量一章中明确了三角形重心坐标的求法,这意味着重心公式可以直接使用。

4、必修三旧教材高二上原为行列式和解析几何,新教材中册除了行列式和矩阵部分,改为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解析几何置于选一。由于分析几何内容受到限制,意味着在立体几何板块中,学生用纯几何方法解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5、选择性必修课包括分析几何(直角坐标系、圆锥)、空间矢量和数列。数列的一部分消除了旧教材中的极限部分,同样接近全国卷的考纲。解析几何、空间矢量部分与旧教材相差不大,解析几何主要增加了关于第二定义的知识点,并与全国数学教材统一。

择一的内容是上海卷多年考察的重点难点,试卷压轴的大问题往往是考察解析几何和数列。学生们应着力于这些内容,努力弄清直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性质,学好空间向量解题途径,使之在考试中获得更多的分数。

6、选择性必修二限选二增加一章导数内容,与旧教材无关。在全国卷的数学中,常常将导数部分的出题组合起来考察导数、单调性、数形结合等内容,但上海卷如何考察导数知识点还不清楚。选一式还包括排列组合和概率深化,概率部分较以前的内容有所扩展,难度加大,增加了有限样本空间、百分率、全概率公式等内容,有可能给高考带来数学期待等新的知识点。但这部分往往只涉及一个填空题,掌握公式,多做题理解套路,问题不大。7、选择性必修三数学建模内容作为限制三单独编成新教材。这表明国家强调“数学趋向应用”的理念。

2017上海高考发生了什么震惊的事

我觉得罗某杰这位大家眼中的好学生,办出刺死待他非常友好的老师这样的残忍事,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我们过分重视成绩的原因。罗某杰因为成绩好,一直备受老师的喜爱,也因此成为大家口中和眼中的“好孩子”。可他真的是好孩子吗?如果抛开成绩,综合评定,我相信他绝对算不上“好学生”。可是过分关注成绩的现状,让我们把这样的人捧上了不该有的高度,于是,他会产生自己是很优秀的,自己做什么都是正确的,所以才会对老师留下的作业提出异议,跟老师对着干。第二、青春期的敏感和冲动。16岁的罗某杰正处在青春期的叛逆时刻。我曾经在写《左耳》的影评时写道,青春期的年轻人,他们非常敏感,会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当成天大的事,再加上冲动的教唆,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事后,罗某杰自己也说自己很冲动。第三、性格缺陷。每个人都有16岁,更何况罗某杰被老师谈心这件事,也非常普遍,为什么别人不会去做这样的事呢?所以究根追底,问题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同学们评价他“孤傲”。说明他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这样的人,听不进去别人的忠告,很容易做出偏激的事情。而这样性格的养成,肯定跟他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他的小时候,必然是生活在缺乏关爱和关注的环境里,才会造成这样的性格。

避免这样悲剧的发生,我们要从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写最具深度的专业剧评。微信公众号:windy天意晚晴(ID:windyty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