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由1、2、3、4、5、6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1、3都不与5相邻的六位偶数的个数是
(A)72 (B)96 (C) 108 (D)144
解析:先选一个偶数字排个位,有3种选法①若5在十位或十万位,则1、3有三个位置可排,3A23A22=24个
②若5排在百位、千位或万位,则1、3只有两个位置可排,共3A22A22=12个
算上个位偶数字的排法,共计3(24+12)=108个
答案:C解答:不是我们最先个位是有三种选法的嘛,每次做以下①②可能分析的时候,都是建立在个位是三个偶数任选其一的基础上的,所以最后还要乘上3.
①②讨论中的3是属于讨论了5的位置,在确定其他数字位置产生的。我也是四川的,这套题以前肯定做过!
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
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
高考立体几何大题
1、两个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各给1分;2、如果只有最后一步结果,没有过程,则给1分,不影响后续得分;3、最后一步结果正确,但缺少上面的某一步过程,不扣分;4、如果过程中某一步化简错了,则只给这一步前面的得分点。
不同省份的高考命题是不一样的,立体几何的分值也是不同的。从往年考题来看,立体几何主要考查点线面位置关系,锥体占多数,线面和面面位置关系较多,大多要考查锥体或者柱体和球体的结合,要特别关注三视图。
文科、理科考题难度差别不大,文科题目略为简单。文科、理科都是两道小题(一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或者两道选择题)和一道大题,小题一题5分,大题12分,共22分。
成都中考数学试卷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图,如果看不到的话,你把你的邮箱发一个给我, 然后我用Word 直接传给你。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为其它类型的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计算2×( )的结果是(A)-1 (B) l (C)一2 (D) 2
2. 在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3. 如图所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形状是(A)长方体 (B)三棱柱 (C)圆锥 (D)正方体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市“明天降雨的概率是75%”表示明天有75%的时间会降雨(B)随机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落地后正面一定朝上(C)在一次抽奖活动中,“中奖的概率是 ”表示抽奖l00次就一定会中奖(D)在平面内,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一定相交
5. 已知△ABC∽△DEF,且AB:DE=1:2,则△ABC的面积与△DEF的面积之比为(A)1:2 (B)1:4 (C)2:1 (D)4:1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3),若将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0A′,则点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 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且 (c) (D) 且
8. 若一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是4πcm,母线长是6cm,则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的度数是(A)40° (B)80° (C)120° (D)150°
9. 某航空公司规定,旅客乘机所携带行李的质量 (kg)与其运费 (元)由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象确定,那么旅客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质量为(A)20kg (B)25kg
(C)28kg (D)30kg10.为了解某小区居民的日用电情况,居住在该小区的一名同学随机抽查了l5户家庭的日用电量,结果如下表:
日用电量
(单位:度) 5 6 7 8 10
户 数 2 5 4 3 l
则关于这l5户家庭的日用电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众数是6度 (B)
(C)极差是5度 (D)中位数是6度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将答案直接写在该题目中的横线上.
的解是_________12.如图,将矩形ABCD沿BE折叠,若∠CBA′=30°则∠BEA′=_____.13.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成都的城市化推进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到2008年底,成都市中心五城区(不含高新区)常住人口已达到4 410 000人,对这个常住人口数有如下几种表示:① 人;② 人;③ 人.其中是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序号为_________.
,△ABC内接于⊙O,AB=BC,∠ABC=120°,AD为⊙O的直径,AD=6,那么BD=_________.三、(第15题每小题6分,第16题6分,共18分)
:
(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并在所给的数轴上表示出其解集。四、(每小题8分,共16分)17.已知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其中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P( ,5).(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Q是上述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三象限的交点,求点Q的坐标.18.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章时,开展测量物体高度的实践活动,他们要测量学校一幢教学楼的高度.如图,他们先在点C测得教学楼AB的顶点A的仰角为30°,然后向教学楼前进60米到达点D,又测得点A的仰角为45°。请你根据这些数据,求出这幢教学楼的高度.(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不取近似值)五、(每小题10分,共20分)19.有一枚均匀的正四面体,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l,2,3,4,小红随机地抛掷一次,把着地一面的数字记为x;另有三张背面完全相同,正面上分别写有数字一2,一l,1的卡片,小亮将其混合后,正面朝下放置在桌面上,并从中随机地抽取一张,把卡片正面上的数字记为y;然后他们计算出S=x y的值.(1)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出S的所有可能情况;
(2)分别求出当S=0和S1的常数),设过Q、R两点,且以QR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N,其顶点为M,记△QNM的面积为 ,△QNR的面积 ,求 ∶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A卷(共100分)
第Ⅰ卷(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2.A; 3.D; 4.B; 5.C;
6.C; 7.D; 8.A; 9.B; 10.C.
第Ⅱ卷(共7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乙; 12. 13. ; 14. .
三、(第15题每小题6分,第16题6分,共18分)
15.(1)解:原式 4分. 2分
(2)解:原式 4分. 2分
16.解:解不等式 ,得 . 2分
解不等式 ,得 . 2分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1分该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是2. 1分
四、(每小题8分,共16分)
17.解:如图,由已知,可得 , . 2分在 中, .
又在 中, ,,即 ., . 3分(米). 2分
答:小岛 间的距离为 米. 1分
18.解:(1)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即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3分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3分
(2)由 消去 ,得 .
即 .或 .
可得 或 .
于是 或
而点 的坐标是 ,点 的坐标为 . 2分
五、(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解:(1)从纸箱中随机地一次取出两个小球,所标数字的所有可能结果有:,共6种;
而所标数字一个是奇数另一个是偶数的有4种. 3分. 2分(2)画树状图:或用列表法:1 2 3 4
1 (11) (12) (13) (14)
2 (21) (22) (23) (24)
3 (31) (32) (33) (34)
4 (41) (42) (43) (44)3分
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6种,其中能被3整除的有5种.. 2分
20.(1)解:由题意,有 .. 1分
如图,过点 作 于点 .
则四边形 是矩形..
在 和 中,, ,.(HL). 2分.. 2分. 1分
(2)猜想: (或 ). 1分
证明:如图,过点 作 ,交 于点 .
则 .
又 ,..
而 ,即 ..即 . 2分, .
而 是等腰梯形, .. .. 1分B卷(共5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1; 22.4;
23.分别作点 关于 的对称点 ;连结 ,分别交 于点 、点 ,则点 、点 即为所求.(2分)如图所示(2分);24. ; 25. .
二、(共8分)
26.解:(1)设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 天,则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 天.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
经检验, 是原方程的根. 3分.
答: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要60天和90天. 1分
(2)设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 天.则有 .
解得 . 2分
需要施工费用: (万元). 1分,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不够用,. 1分
三、(共10分)
27.解:(1)连结 .
则在 中,, ,., ..
连结 .则 .. 3分
[或:延长 与 相交于点 ,连结 .
则有 ,且 .
在 中, , .
又 ,., .]
(2)在 和 中,, ,..
连结 .则 .
在 中,, ...即 .. 3分
[或: 点 在 上移动, 恒为 , 长始终不变.当点 移动到 延长线与 交点处时,可求得 .]
(3)连结 .是 的直径, .
由 ,可得 , .
在 中,, ,;.
又由(2),知 .. 3分
在 中,,. 1分
[或:由(2),知 ,.
又由(2),知 , , .
连结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又 ,即 .
而 ]
四、(共12分)
28.解:(1)如图,过点 作 于点 .
在 中,, ,.
又由勾股定理,
得 ..点 在第一象限内,点 的坐标为 .点 关于 轴对称的点 的坐标为 . 2分
设经过 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由 经过 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2分
(2)假设在(1)中的抛物线上存在点 ,使以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
① 点 不是抛物线 的顶点,过点 作直线 的平行线与抛物线交于点 .
则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
对于 ,令 或 .而点 , .
在四边形 中, ,显然 .点 是符合要求的点. 1分
②若 .设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
将点 代入,得 . .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
于是可设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
将点 代入,得 . .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
由 ,即 .而点 , .
过点 作 轴于点 ,则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
而 .在四边形 中, ,但 .点 是符合要求的点. 1分
③若 .设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
将点 代入,得 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
由 ,即 .而点 , .
过点 作 轴于点 ,则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而 .在四边形 中, ,但 .点 是符合要求的点. 1分
综上可知,在(1)中的抛物线上存在点 ,
使以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 1分
(3)由题知,抛物线的开口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①当抛物线开口向上时,则此抛物线与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 .
可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即 .
如图,过点 作 轴于点 .,,,.... 2分
②当抛物线开口向下时,则此抛物线与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
同理,可得 . 1分
综上可知, 的值为 .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