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AB卷的区别

a卷和b卷将不强调难易次序的题目前后错位排列,打乱先后次序。例如:某4道选择题,按原先的题号次序,正确答案的选项分别是A、B、C、D,如果把第4题排到原先第1题的前面,各题的题号就全部发生了变化,答案的次序就成了D、A、B、C。于是,两份试卷中题号相同的试题答案却完全不同。

2、答案选项不同。

a卷和b卷对不允许打乱先后次序的题目进行答案选项的错位。打乱先后次序的题目进行答案选项的错位。有些题目不允许打乱先后次序,如数学试题有明显的先易后难的特征,而英语的听力题根本就不可能打乱先后次序,对于这类试题可采取选项错位法。

例如:方程5x 7=22的解为3,如果作为选择题,对选项进行错位排列,则答案完全不同:

甲卷:A.2 B.3 C.4 D.5 答案:B

乙卷:A.2 B.5 C.4 D.3 答案:D

丙卷:A.4 B.5 C.3 D.2 答案:C

丁卷:A.3 B.2 C.4 D.5 答案:A

3、答题卡不同。

a卷和b卷答题卡选涂项排列方向不同,一个是横着的一个是竖着的,比如:题号横着,选项竖着;题号竖着,选项横着。4、排版不同。

a卷和b卷对默写、填空、问答等非选择题的位置进行排版错位。由于字体、字号的不同,行距、间距的不一,分栏格式的差异,横向、纵向的排列,图片位置的不同摆放等,同一篇文章可以打印出多种式样。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填空、默写、问答及应用题的错位编排。

高考AB卷的区别大吗

高考试卷是需要分ab卷的。其主要区别就是AB卷选择题选项顺序不一样,选择题顺序也可能不一样,大题的顺序还是一样,通过打乱同一套试卷的题目排列顺序(题号错位法)或同一道题目的选项排列顺序(选项错位法),达到打击客观选择题作弊的目的。在很长一段时期,ab卷型对有效防范考场旁窥、打手势发暗号等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考试管理愈发严格,一些省份取消了ab卷的规定,但是还有一些地区使用ab卷。取消AB卷的影响:

1、略微简化考生的答题要求

取消AB卷,如果要说对于考生答题有变化,就是不用在答题卡上填写AB卷的信息涂点。往年高考经常会出现有些考生因为紧张涂错AB卷,阅卷就会默认A卷,导致试卷失分。

2、减小阅卷压力

高考AB卷都是将题目顺序或者选项顺序进行调整,这样阅卷就需要两套程序,取消AB卷后,只需要一套程序。

3、高考生考完对答案更为直接,影响心态

高考AB卷,对答案的时候由于题目顺序是打乱的,会导致一定的障碍,有些考生想对答案还要找到和自己一样考卷的人,取消AB卷后对答案更为直接了,会影响考生的心态。高考卷子类型

就以往的情况来看全国高考卷目前分为四类,分别包括:全国乙卷(新课标1卷)、全国甲卷(新课标II卷)、全国丙卷(新课标II卷)以及自主命题省份的试卷。

使用全国新高考Ⅰ卷的省分别是:山东省(3 3高考模式)、湖南省、湖北省、江苏省、河北省、广东省、福建省。后面的6个省,仍然采用“3 1 2”的高考模式。使用全国新高考Ⅱ卷的地区分别是:海南省、重庆市,采用“3 3”模式。辽宁省,采用“3 1 2”的高考模式。使用全国甲卷的省、区分别是:四川省、云南省、贵州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仍然采用“3 文科综合”和“3 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

使用全国乙卷的省、区分别是:安徽省、河南省、陕西省、山西省、江西省、甘肃省、黑龙江省、吉林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也仍然采用“3 文科综合”和“3 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

考场规则须知:

一、考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在考试前25分钟凭准考证和有效证件(有效证件含:居民身份证、社保卡(有照片)、驾驶证、护照、军人证)进入考场,迟到15分钟者,不得进入考点考试(有听力考试的外语学科开考前30分钟组织考生进入考场,开考前15分钟起禁止迟到考生入场)。

二、考生进入考场,除2B铅笔,书写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尺,橡皮外(其他科目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 严禁携带各种通讯工具(如移动电话、寻呼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有电子存储记忆功能的计算器和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

三、英语科目听力考试采用考点拉线广播、考生收听磁带录音方式,考生不必自行携带收音机。英语听力考试不设备用考场。

四、考生进入考场,即按准考证号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和有效证件放在课桌左上角,以便监考人员核查。考生领到答题纸和试卷后,应在指定位置和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按要求粘贴条形码,凡漏填、错填或字迹不清的答题纸影响评卷的,责任由考生自负。不准在答题纸上做任何标记。

五、考生不准使用红色字迹的钢笔、水笔、圆珠笔等答题,用铅笔答题的答卷无效。客观题须用2B铅笔涂点,涂点要规范。

六、考生必须在答题纸规定区域答题,答案书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七、考生答题时,如遇试题字迹不清,可举手询问,但对试题内容不得要求监考人员作任何解释或启示。

八、考生交卷离场时间不得早于每门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离场时须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夹在试卷内)一并交出,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走。交卷离场后,不得再进入考场,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

九、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偷看、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答题内容,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答卷等。

高考AB卷的区别怎么抄

一般情况下进入考场后从门口开始一条龙式排号,一般单数号为A卷双数号为B卷,可以简单划一下,如果你拿到的是A卷,那么前后左右都会是B卷,减少了作弊的可能(斜对角的为是A卷)。考卷分ab卷只是题的顺序不一样而已,题都是一样的。

高考是标准化的全国统考,公平、公正、公开、统一是基本的要求。每个考场均为30名考生,其中使用A卷15人,使用B卷15人,并且将他们穿插起来,以“之”字形发放不同试卷,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近距离作弊。

举例来说,如果所有考生使用顺序相同的试卷,就容易出现窥看到别人答题卡的情况,而A、B卷的交叉使用,保证了A卷包围B卷,B卷包围A卷的情况,有效防止了近距离作弊。扩展资料

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看清题目的内容,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了解答题的要求。很多题目的题干中不仅含有知识要点,也提示着答题的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题时依据这些提示,一一落实,就不会出现大方向上的错误。

题干上有关肯定与否定、程度的强与弱、范围的大与小等关键词不能忽视。有许多题目可 以有多种解题方法,特别是综合类题目,试卷要求用哪种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你一定要看清楚;有些题目后面规定了答案的字数,这些细节方面的要求也要看清楚。

在答题过程中,除了正确运用公式、定理外,还要善于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到解题依据。像高考这样的规范程度极高的考试,卷面往往没有多余的信息,材料的副标题、试题后面的注解,都是帮助你答题的有效信息,切切不可忽视。

遇到有字数限制的题目,要先筛选答题要点,再组织推敲语言,以免本末倒置,挂一漏万。答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提笔书写前,还要审视一下卷面答题的部位,估计将题目解答完大致需要多少空间,统筹安排解题过程的布局,这样既可避免出现在所给的部位写不下的情况,又可以使解题过程清晰,卷面整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