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内容如下:
新高考政策取消了文理分科,新高考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多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 3”或“3 1 2”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3 3”模式理论上选科组合有20种,而“3 1 2”模式理论上选科组合有12种。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是无法提供这么多的选科组合的,一方面是学生学则这个组合的人数少的话,学校是无法开班的;另一方面是很多学校会着重突出本校强势的科目,而展开科目组合开班,学生能选择的范围就又缩小了,所以这时候就要尽可能考虑到学校会开设的科目而进行合理的组合。
新高考改革背景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介绍如下: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主要是对传统高考制度的一些不足进行改革,包括片面追求分数、应试教育导向、升学压力大等问题,旨在推动教育公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新高考是指实行了改革的高考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降低升学压力和促进素质教育。新高考一般涉及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主要是对传统高考制度的一些不足进行改革,包括片面追求分数、应试教育导向、升学压力大等问题,旨在推动教育公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截止到2023年,广西并没有全面实行新高考制度。根据最新的政策和报道,广西目前还在高考改革的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推行新高考制度。具体来说,广西高考改革主要集中在科目设置的调整、试题类型的改变、考试方式的创新以及专业志愿录取方式的改革等方面。
广西高考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减轻高考对学生的压力。这样的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
2023年广西并不是新高考。虽然广西正在高考改革的道路上前行,但仍未完全实行新高考制度。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广西高考改革会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公平、科学的选拔方式,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新高考改革省份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什么是新高考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在两门限选科目中选择一门,4门任选科目中选择两门; 3、语文数学外语每一门满分150分,其余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的分数计入总分,任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的方法,将分数折算后加入到总分。新高考改革方案介绍:根据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即“3 3”以及“3 1 2”的模式。但在这两种模式之下,针对考试科目的选择与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排列组合方式可供大家选择。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 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 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附:3 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 1 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 1 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 1 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高考总分750分“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新高考新在哪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 1 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 1 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社会实践。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 1 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