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2本来就不是难卷,且2017年的全国卷2的难度"歪了"
歪的地方是题目不算新,计算量挺大(第18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大题,并且位置靠前,后面大题不难但是做完这题心态容易崩)
所以有一定计算量训练的学生这张卷应该很轻松
基础选择填空完全在比简单题用时...可能拉分的题:选择题最后一题建立坐标系进行向量计算,立刻天就蓝了...结果还是考计算量!
填空倒数第二题是裂项填空最后一题画完图结果还是变成计算题...
,(1)须有极限思想;(2)是分类讨论,存在唯一极大值点被你证明好了这题也结束了.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题有积化和差的技巧...不等式的那个选修题也是套路,但是是证明题,所以难度比坐标系题要难...
所以这张卷子,真心难度不大,问做题认真不认真,计算量稍微偏大而已.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一卷
高考一共几套卷子介绍如下:
2023全国高考试卷分8种,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甲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目前高考考题没有全国统一。高考试卷分为全国卷和其他省份卷,部分省市或自治区使用统一的全国卷,还有部分省市的高考试卷是自主命题。
2023全国高考试卷分为哪几类全国甲卷(原全国三卷)使用省份包括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藏五个省市区。这五个省份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全国甲卷(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合并后)适用省份包括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区。全国乙卷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新高考Ⅰ卷使用省份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6个省是3 1 2模式的高考省份,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 3省份。新高考Ⅱ卷适用范围包括辽宁、重庆、海南,共3省市,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辽宁、重庆两省市是3 1 2省份,海南是综合改革3 3省份。自主命题使用省份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共4省市。这四个地区的考生分别使用其自主命题的试卷,即: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
2019高考数学理科全国一卷
首先要告诉你的是,p1=3/65535然后我觉得你可能没有看懂pi的含义,仔细看,是“甲药的累计得分为i……”而不是“甲药的最终得分为i”,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累计得分不一定是最终得分,而最终得分一定是累计得分。(接下来可能和你的问题有点不相符合,如果有时间就慢慢看吧,或者直接跳到倒数第三段,但是这样可能会有点看不懂)累计得分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实验做到这个时候的得分,或者可以理解为实验当前得分。比如我们初始得分为4对吧,然后我们做两次实验假设都-1,那么我们现在累计得分就为2,这时候p2表示我们把实验做完后认为甲药更有效的概率(这里表述稍微有点问题,p2是不会随我们实验情况改变的)而当累计得分为0时,一定会满足乙药治愈的白鼠比甲药多4只,试验停止,认为乙药更有效,所以p0=0,p8也是同理。其实最终得分只有0或8两种情况。那么如果我们求出了p4的值,就可以不用做实验预估出实验失败的概率(因为题目中甲药治愈率低,所以认为甲药更有效就是错误结论),这就是这道题目最后一问的目的。所以p1也不等于0,因为就算现在甲药得分为1,甲药也有可能被认为更有效(比如接下来7次实验甲药都 1分),但这种概率是奇低的。而如果当前得分为i,下一次试验的三种结果:-1,0,1 的概率分别对应题目中的a,b,c。如果得-1分,那么接下来累计得分就为pi-1,pi 的概率自然要受到 pi-1 的影响,所以pi要加上a pi-1(下一次为i-1的概率×如果累计得分为i-1认为甲药有效的概率)。同理要加上b pi和c pi 1,这就是题目中pi = a pi-1 b pi c pi 1的由来。所以其实题目中“p0=0,p8=1,pi = a pi-1 b pi c pi 1”都是可以求,不用给出的,不过如果这样做出卷老师可能性命不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