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为“3 学业水平测试 综合素质评价”。科目设置
(一) 统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二)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为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三) 综合素质评价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一)、语文、数学、外语考试1. 考试日程和时间语文:6月7日上午,150分钟。数学:6月8日上午,120分钟。外语:6月8日下午,120分钟。语文、数学设附加题,加试附加题的考生考试时间增加30分钟。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不兼报普通类专业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不考附加题。外语考试包含听力测试,外语专业的口语测试另行安排。2. 成绩处理每门150分,总分450分。语文、数学附加题各设30分。(二) 学业水平测试1. 测试日程和时间必修科目测试:高二下学期、高三下学期,每年的4月8日全天和9日上午,每科75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报考两次。选修科目测试:高三下学期,每年的4月7日,每科100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可报考一次。技术科目的测试另行安排。2. 成绩处理实行等级计分,分成4个等级,用A、B、C、D表示。必须测试科目等级:各科满分100分。100分~90分为A级,89分~75分为B级,74分~60分为C级,59分及其以下为D级。参加两次测试的,取较高等级计算成绩。选修测试科目等级:各科满分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等级。A级为前20%(含20%)的考生,B级为前20%至50%(含50%)的考生,C级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级为90%以后的考生。志愿填报
1. 考生在高考科目成绩、全省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公布后填报志愿。
:必修测试科目D级(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不超过三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质”合格。:必修测试科目均达到C级(技术科目测试合格视为C级)及其以上,选修测试科目均达到B级及其以上。投档办法
1. 依据各高等院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志愿,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加附加题分数,以一定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2. 体育、艺术类专业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和专业加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函数最小正周期的公式
最小正周期的算法如下:
1、定义法:直接利用周期函数的定义求出周期。
2、公式法:通过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转化为一个角的一种函数的形式,用公式去求,其中正余弦函数求最小正周期的公式为T=2π/|ω| ,正余切函数T=π/|ω|。
3、转化法:对于比较复杂的三角函数,可以通过恒等变形转化为等类型,再用公式法求解。
4、最小公倍数法:由三角函数的代数和组成的三角函数式,可先找出各个加函数的最小正周期,然后找出所有周期的最小公倍数即得。最小正周期的计算举例
y=Asin(ωx ψ)或y=Acos(ωx ψ)的最小正周期用公式计算:T=2π/ω。y=Atan(ωx ψ)或y=cot(ωx ψ)的最小正周期用公式计算:T=π/ω。
对于正弦函数y=sinx,自变量x只要并且至少增加到x 2π时,函数值才能重复取得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2π。y=Asin(ωx φ),T=2π/ω(其中ω必须>0)。
史上最难的高考数学压轴题
一般高考最后的一道压轴题的考试难度是最大的,因为其综合性比较强,即使是数学比比较不错的的考生,最后的一道题也很少能得满分。
并且最后一道压轴题的分数一般还比较高,想要高考数学能够得高分,那么最后一道大题必须不能丢太多的分数,一般最后一道压轴题的考试出题点基本上固定的,一般都是解析几何、数列、导数等,或者综合性大一些的还可能涉及多一些的知识点。如果应对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压轴题
高考数学的出题点基本上我们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平时备考的时候应该注意有针对性的练习,适当地去做专项练习,在平时备考的时候做一些考试的大题,然后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熟悉考试题型和考试内容,对于有问题不理解的地方找老师或者数学比比较不错的的同学帮助讲解,帮助自己了解相应的思路逻辑,下次出现类似的题型能够更加轻松的应对。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