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各省市所用考卷:
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完全自主命题省份 :江苏、北京、天津
部分使用全国卷省份 :
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 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
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 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2017年考试改革地区 :高考改革地区:浙江、上海
考试模式:3 3,不分文理科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改革后的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外语考试:
浙江每年2次,6月和10月;
上海每年2次,1月和6月
选考科目:
浙江实行7选3,每科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特别说明:浙江省的选考科目考试次数为2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外语和选考成绩2年有效。)
上海实行6选3,每科满分7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
录取方式 :
浙江
1.高考录取不分批次;
2.“专业 学校”平行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
上海
1.合并本科第一、二招生批次。
2.“总分 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2017年高考除浙江、上海因实行高考改革变化较大外,全国其他地区保持稳定,考试模式仍与2016年保持一致。拓展资料:
高考,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现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三种形式。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
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考试局)命题。每年6月7日、6月8日为考试日,部分省区高考时间为3天。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一本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2015年起,高考将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6年,全国940万考生参加高考。
2017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内容调整加重对传统文化考查。全国有940万考生要参加2017高考。从6月22日开始,全国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出炉。2017年10月19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全国高考二卷2017年理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生考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试卷答案及分析点评,因为这关系到2023全国乙卷高考分数线的高低,本文就此问题整理了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题难易程度分析相关信息内容,供大家查阅参考。一、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下载地址: 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题难度如何(点评解析) 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尚未公布,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理综试卷点评及解析,仅供参考。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试题总体特征是“稳”,难度适中,试题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凸显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素养导向,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服务高校的人才选拔,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一、强化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科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例如第6题以提高养鸡场积极效益为目的,选用教材中的素材“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遗传分析为情境,让学生分析如何运用遗传学知识在早期通过羽毛性状来区分雏鸡的性别,从而适应生产需求及时进行分选,以达到提高养鸡场经济效益的目的,考查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第37题以利用制糖废液进行微生物发酵生产为情境,让学生思考废物利用的意义,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的意识。第38题围绕社会热点疫情防控中的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疫苗接种,以此考查学生核酸检测的基本原理、PCR技术、病毒疫苗等知识,引导学生加深对防疫措施的认识。试题重视真实情境,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二、重视能力立意,聚焦学科核心素养高考生物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2022年全国乙卷生物试题彰显出素养本位,能力立意的特点。例如第2题让学生分析生长在密闭容器中的正常小麦,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考查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关系的理解。第3题创设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的药物治疗方法的问题情境,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的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后膜的兴奋、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降解等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突触处传递过程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明白学科知识与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第29题以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对氮素NO3-的吸收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同时试题提供曲线图为素材,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采用“依据是”“原因是”“措施是”的设问,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三、突出实验考查,深化科学本质探索生物学是一门科学课程,科学以实验为基础。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更加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例如第4题以表格的形式提供酶P的RNA组分和蛋白质组分活性的探究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材料直观简洁的展示了生物学常用的实验设计思路及结果,有利于学生快速的获取信息分析实验。考查了探究实验的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法等内容。第30题以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为情境,给出实验内容,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元素组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等知识,以实验为素材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原因解释。第31题展示利用空间拍照技术调查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新方法,即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的动物并计数,试题考查选取样方的注意事项,同时要求学生与标志重捕法相比,叙述此种方法的优势,试题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放性。第32题以植物花色的遗传控制为问题情境,要求学生通过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来确定1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的基因型,此题在遗传模块中属于中等难度试题,考查学生合理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第37题第(3)小题要求学生简要写出探究生产S的最适碳源浓度,教材中相关的探究实验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总体上,全国乙卷中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形式多样,角度新颖,内容贴合实际。四、注重教学实际,推进教考有效衔接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试题的材料多来自学生熟悉的情境,符合教学实际。同时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体现了“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加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深化基础考查,注重方法,强调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让学生掌握原理、内化方法,学会举一反三,主动探究,能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引导学生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解题的技巧性上,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生物试题较多地采用叙述原理、原因、依据的形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语言表达科学原理的能力,注重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五、2023年高考备考建议1.以核心素养为依据,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生物试题在理综试题的难度一直处于0.6-0.7之间,相比物理和化学属于较为容易的部分,在复习备考阶段要倍加重视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2.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内容贯穿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从教材基础实验到探究实验的设计,高中阶段要学会主动参与动手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复习备考阶段要进行专项知识梳理和专题训练,将知识内化为能力。3.关注农业生产、医疗、及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的联系,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用专业术语解释问题的能力。
全国高考二卷2023英语答案解析
2023高考全国乙卷英语难度适中。1、2023全国乙卷高考难度。
全国乙卷高考语英语的难度一直在以一个相对稳定的趋势在发展,可以称的上是难度适
中。主要看自己平时的基础知识,如果平时学的好,就不难,如果平时成绩不好,就很难。2、2023全国乙卷使用省份。
全国乙卷使用省份: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这些省份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3、2023全国乙卷考试时间。
2023全国乙卷考试时间在6月7日到6月8日,考试的科目有英语、语文、数学、文综、理综等。高考的注意事项:
1、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在备考期间,考生应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保证学习进度和复习效果。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复习和不断巩固知识点。
2、了解考纲和题型。
仔细阅读并理解考试的考纲和题型,熟悉各科目的考试要求和内容。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把握重点和难点,提高应试能力。
3、多做真题和模拟考试。
通过做真题和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4、注意身体健康。
高考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作息时间,注意饮食健康,多参加适量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良好。
5、合理管理考试压力。
高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试,考生可能面临压力和紧张情绪。要学会合理管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尽量避免焦虑和压力对学习和发挥的影响。
6、及时了解招生信息。
了解并及时关注目标大学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准备和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