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考题型 全卷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 (满分30分,每题1.5分)【考察听力及理解】第一节 听力对话,5道题,读一遍,(三选一)第二节 听力短文,5段对话,15道题,读两遍,(三选一)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共两节 (满分40分)第一节 阅读选择,4篇短文,15道题,每题1.5分(四选一)【考察文章理解】第二节 阅读选择填空,1篇短文,5道题,每题2分(句子七选五)【考察文章理解和句型结构】
第三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 共两节 (满分45分,每题1.5分)第一节 完形填空,一篇短文,20道题(四选一)【考察文章理解、语法知识及词汇辨析】第二节 阅读填空,一篇短文,10道题(语法填空)【考察文章理解、句型结构及语法知识】
第四部分 写作 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 短文改错,一篇文章,10处错误,每处1分【考察句型结构及语法知识】第二节 书面表达,100词写作,25分【考察综合写作能力】
英语听说高考时间
法律分析:
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考试由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语文、数学、外语在每年6月按照统一高考时间进行。外语科目选考英语语种的,考试分听说考试和笔试两次进行,听说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开学后进行,考1次;笔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进行,考1次。考生总成绩由夏季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值各为150分,按考生卷面分直接计入总成绩,其中外语科目中,英语科目笔试分值为130分,英语听说考试分值为20分(条件成熟时,适当增加英语听说考试成绩的比重),其他语种的,按教育部当年规定执行。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值各为100分,物理、历史以卷面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法律依据:
《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第二条 第三款 改革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进行。夏季高考实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1.考试科目。自2021年起,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考试由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设置;计入考生总成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和招生专业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及自身兴趣特长,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组成。报考体育类、艺术类专业考生须参加专业术科考试。
2.考试内容。夏季高考的考试内容依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安排。夏季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在每年6月按照统一高考时间进行。外语科目选考英语语种的,考试分听说考试和笔试两次进行,听说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开学后进行,考1次;笔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进行,考1次。外语科目选考其他语种的,按教育部当年规定执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科目考试结束后开考。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术科全省统一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
4.考试科目分值和成绩构成。考生总成绩由夏季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值各为150分,按考生卷面分直接计入总成绩,其中外语科目中,英语科目笔试分值为130分,英语听说考试分值为20分(条件成熟时,适当增加英语听说考试成绩的比重),其他语种的,按教育部当年规定执行。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值各为100分,物理、历史以卷面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计分方法由省教育厅另行公布。
5.招生录取方式。夏季高考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在广东招生的普通本科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分专业组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提出1门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再提出不超过2门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院校专业组对应的科目要求。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
普通类专业依据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体育类、艺术类专业依据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总成绩及相应的术科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具体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模式于2021年公布。
广东英语听说高考
广东高考英语听说评分标准:大致题型如下:
Part A Reading Aloud(模仿朗读)
本题包含四个环节:观看视频—考生看文本自己练习朗读—考生跟着音频对照文本练习朗读—考生跟着视频字幕进行朗读录音。
本次考试的模仿朗读题均选材自英文原版纪录片,视频材料时长均为 1 分钟左右,朗读文本的长度均为100词左右。两套试题的话题均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列的三大“主题语境”之内,分别属于“人与自然”语境中的“自然生态”,以及“人与社会”语境中“历史、社会与文化”A题介绍人类看到颜色的原理,B题介绍意大利的旅游业。
朗读文本均是说明文,每段材料中的生词数约占文本总长度的1%~3%。A题的生词有rainforest和sunset,B题的生词有population和herald。所有生词均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拼读。
Part B Role Play(角色扮演)
本题包含三个环节:观看一段短视频对话—考生根据提示向计算机提三个问题—由计算机就前面的对话和问答内容进行提问,考生回答问题。
本题所选取的话题均为中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是日常交际中的常见内容:A题的对话谈论“采访足球队”的话题;B题的对话谈论“野生动物电影制作人”的话题。两套试题中的角色关系均是同学,对话所涉及的交际功能主要是社会交往及表明对某事的态度。对话的内容轻松易懂,其中A题不包含生词,B题包含2个生词。生词均在情景介绍中以中英对照的形式呈现。
Part C Retelling(故事复述)
本题包含三个环节:阅读故事梗概和五个关键词(中英对照)—听录音材料两遍—对所听到的故事内容进行复述。
在本次考试中,A题讲述的故事是:Tom认为自己无力帮助生病的父亲,但在了解了卖玩具的小男孩的经历后,他感到十分惭愧,最后帮助了父亲,故事具有教育意义;B题讲述的故事是:Tom错误的做法导致苹果树枯死,听了朋友的一席话后,他意识到“分享”的真正含义,故事具有启发意义。两套试题的录音材料字数均为200词左右,故事结构完整、线索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