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高考数学平均分在55分左右,原因如下:
2014年,葛军连续第二年参与安徽省高考理科数学命题工作,虽然较13年而言试卷难度略微容易,但是从考生的反映来看,题目难度还是偏大。
2014年不少的考生最后三大题为空白,这也是导致2014年的安徽理科分数线与2013年的理科分数线基本持平的重要原因。2021年安徽高考
相较于语文,数学的难度有些出乎考生们的意料。"我觉得这次的数学挺简单的,有些拉不开差距。"下午考试结束后,合肥168中考点外一位考生说。
在随机采访的几位考生中,大家都表示今年高考数学难度要低于模考,做起来比较顺手。采访中,有数学老师表示,往年数学是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部分,2021年区分度没有那么高,这对于中等偏上考生是比较有利的,对于尖子生们来说,则要追求试卷的准确率才能拉开与其他考生的差距了。
2014安徽高考数学卷
8.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学科网其中所成的角为 的共有( )A.24对 B.30对 C.48对 D.60对9.若函数 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 的值为( )A.5或8 B. 或5 C. 或 D. 或8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向量 点 满足 .曲线 ,区域zxxk .若 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 )A. B. C. D. 第 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若将函数 的图像向右平移 个单位,所得图像关于 轴对称, 则 的最小正值是________.12.数列 是等差数列,若 , , 构成学科网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则 ________.(13)设 是大于1的自然数, 的展开式为 .若点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14)设 分别是椭圆 的左、右焦点,过点 的直线交椭圆 于 两点,若 轴,则椭圆 的方程为__________(15)已知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 两组向量 和 均由2个 和3个 排列而成.记 ,学科网 表示 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小值.则下列命题的是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 有5个不同的值.②若 则 与 无关.③若 则 与 无关.④若 ,则 .学科网⑤若 则 与 的夹角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子说明、证明学科网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16.设 的内角 所对边的长分别是 ,且 (1)求 的值;(2)求 的值.17(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连胜两局者直接赢得比赛,若赛完5局仍未出现连胜,则判定获胜局数多者赢得比赛,假设每局甲获胜的概率为 ,乙获胜的概率为 ,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1)求甲在4局以内(含4局)赢得比赛的概率;(2)记 为比赛决出胜负时的总局数,求 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其中 .(1)讨论 在其定义域上的单调性;(2)当 时,求 取得值和最小值时的 的值.(19)(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已知两条抛物线 和 ,过原点 的两条直线 和 , 与 分别交于 两点, 与 分别交于 两点.(1)证明: (2)过原点 作直线 (异于 , )与 分别交于 两点。记学科网 与 的面积分别为 与 ,求 的值.(20)(本题满分13分)如图,四棱柱 中, 底面 .四边形 为梯形, ,且 .过 三点的平面记为 , 与 的交点为 .(1)证明: 为 的中点;(2)求此四棱柱被平面 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3)若 , ,梯形学科网 的面积为6,求平面 与底面 所成二面角大小.(21) (本小题满分13分)设实数 ,整数 , .(I)证明:当 且 时, ;(II)数列 满足 , ,证明:学科网
2014安徽高考数学试卷
2014年安徽理综试卷难度如何?考点与考查方式有哪些变化?试题中有哪些创新点与易错点?对新一届高三考生复习备考有怎样的指导意义?下面邀请物理特级教师吕贤年、化学高级教师汤先金、生物特级教师汪朝辉,权威解答大家关心的问题。物理部分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请吕老师介绍一下2014年物理试题的整体情况。吕老师:2014年高考是安徽省理科综合自主命题的第六年,且处于国家高考改革的过渡时期,2014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特点,无偏题、怪题、超纲题,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信度与区分度,富有新意。今年的物理试卷中,有哪些是新颖的题目,这些题目的亮点在哪?吕老师:2014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总体是一份成功的试卷,亮点较多,其中第23题:是电磁感应与力学的综合题,第(1)问求金属杆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容易让学生想到的是求接入导轨电路部分的电动势的表达式,可能错认为等于电动势或等于零,而没有注意到导轨外侧的切割部分;第(2)问推导F-x的表达式体现了近年强调的公式和规律的推证,由于切割的有效长度、导体棒接入电路的电阻等的变化,同时导轨又放在斜面上,都给本题增加了难度。第 (3)问需要根据F-x图像求外力做的功,再用功能关系求焦耳热。请吕老师谈谈与2013年进行对比今年物理试题的主要考点有没有变化?吕老师:2014年的物理试题能紧扣安徽《考试说明》,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全面考查了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并以中等难度的试题为主,如14、15、16、17、18、19、20、21、22等题。近两年相比,2014年物理试题没有专门考查受力分析、斜抛运动等,电场知识的考查难度也有所下降。2013年在选考内容中侧重考查机械振动,2014年则侧重考查电磁感应,对动量和能量的考查仍为重点且选拨功能,公式规律的推证在试卷中仍有体现。整个试卷对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变化的体现不是很明显。考试范围、题型结构、每题分值、难度等与近年大致相同,部分题也是常见题,如第15、16、22题等。如18、19、20、23、24等创新题的目的是为高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质的人才,反映我省高考物理命题的改革。第21题的第Ⅰ题考查了自2009年以来一直未考查过的“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该实验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要求考生理解平抛运动竖直自由落体分运动和水平匀速运动的关系,第(3)问数据点的选择与常见题有区别,只有理解了平抛的原理,并能准确计算才能得分。第Ⅱ题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和电阻的测量,第Ⅱ小题的第(1)问设置新颖,通过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相互测量、相互印证的联系,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分析实验现象等的掌握情况,只有学生真正理解欧姆表的原理,并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第(2)问涉及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的器材选择和误差分析,这部分不属于大纲规定的实验,要求较高。历年高考试题都有部分来源于教材习题或者例题的改编,还有部分来源于一些竞赛题或自主招生试题的改编,在今年的试卷上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吗?吕老师:第24题是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压轴题,源自程稼夫编著的《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力学篇》中的【例题5-10】,题设情境及数据基本相同。与舒幼生编著《新编高中物理竞赛培训教材》第一分册P121中的习题也几乎相同。第(1)、(2)问设置较常规,大部分学生能得分。但第(2)问容易将与右侧碰撞的次数与两侧碰撞的次数混淆而出现错误;第(3)问具备选择功能,按中学知识正常的思维学生很难入手,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计算出从开始到第 1次碰撞的时间及凹槽的位移,后面就很难计算了。可能也有学生直接用动量定理对凹槽或滑块算时间,也能得到相同的答案,但过程是错的。本题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运动学与动力学(或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规律,综合运用整体法、隔离法分析问题,并借助凹槽和物块的速度图象,采用逆向思维等比较方便地计算出时间和凹槽的位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处理能力要求都极高,真正具备选拨功能。请您对明年参加高考的考生的备考复习提出一些建议。吕老师:近两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题型结构、题量与分值基本稳定。但第21题2013年为3个小题,2014年又改为2个小题。2014年物理试题整卷中电学所占比例较大,电磁感应部分近六年首次出现在计算题中,动量与能量部分又改在压轴题中考[微博]查,高考与竞赛边缘知识的考查仍有体现,考试说明中规定的选考内容所占分值增多。化学部分汤老师您好,请对2014年安徽理综化学试卷的整体先做一下评价。汤老师: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稳中求新,凸显能力立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例如第8、11题,继承中有所创新,加入了对反应类型的考查和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考查。第9、12题注重化学实验与基本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实验探究。第28题考查了实验设计分析及知识的迁移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倡导的最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引发考生思考与探究是非常关键的,是提高考生学科能力的核心。试题难度等与往年和考纲上基本保持一致,而与以往相比更加注重了化学反应过程的分析与考查,如第8、13题。另外有关化学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试卷中也有所体现,提醒考生要注意一些规律的特殊性,如第12题。汤老师您好,今年的化学试卷与2013年相比,体现出来哪些新趋势、新特点?是否有新题型、新的命题角度出现呢?汤老师:稳中求新是安徽高考的特点,这一点在今年的试卷中也有所体现。 第7题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考查了化学键、晶体类型等知识。第27题通过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的生产,体现了试题素材的新鲜度。从汤老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14年高考化学的主要考点基本没有变化,但在对这些考点的考查上,考查的方式是否有新的变化呢?汤老师:2014年安徽化学试卷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变化之一:开门见山,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第25题,以前都是给信息、推出元素、然后回答题目提出的知识点,2014年则直接给出常见的六种元素,然后考查主干知识。变化之二:于平淡中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如第28题电化学实验的考查,使考生在考试中的能力表现的一览无余。变化之三:对知识的细节的考查。如第12题,除了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外,还要了解特殊性。变化之四:计算题设计的巧妙。如第27题的计算,可以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和元素守恒来求解。变化之五: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如2014年考试说明中将例2进行了更换,该变化在第7题中有所体现。在今年的化学试卷中,有没有一些题目的设置出乎常规?而有些题目的设置考生容易出错的?汤老师:在安徽卷中,体现较明显的有两个地方。第8题,以前只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今年则把离子之间的反应巧妙的糅合在一起,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而第13题选项A容易错选,其实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 3H2OAl(OH)3 3H ;还有第26题,B→C的反应类型,有很多同学一看到乙醇,就错误的认为是酯化反应,还有部考生不了解双键和三键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物部分汪老师,您好!请您从整体上对今年安徽省理综的生物试卷做一评价,好吗?汪老师:好的。分析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生物卷,试题具有突出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如第1题考查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和分布;第3题考查必修1细胞分化、必修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等相关知识。这种考查方式不仅符合理综考试的命题特点,同时增大了知识的考查范围,提高了试卷的信度。本套试卷突显能力考查。试卷中有7个图表,还涉及绘制曲线图,充分体现了运用图、表等形式描述生物学现象的特点。整体上试题素材的选取较为常规,但试题的命题意图与考生的认知习惯和常规思维方式存在较大偏差,导致试卷难度增大。如非选择题第29题Ⅱ小题的第1、2、5个空、第31题第1空等都难填写。这套试卷涉及的考点及考查方式是否有变化?汪老师:有的。本套试卷不再局限于教材重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第6题考查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的建立等,该题存在偏题之嫌,并非高考命题的主流方向。对必修内容的考查,其侧重点从前几年偏重必修3向3个必修模块基本均衡的方向发展。对选修的考查,强调选修与必修内容的结合。今年对选修内容的考查沿袭2013年的考查方式,有机结合必修内容进行考查,同时又有突破,表现在今年以选择题第1题、第29题的Ⅱ小题、第30题中都涉及选修内容的考查。具体到题目,有没有一些创新题或易错题呢?汪老师:有的。第2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考生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具有创新性;在非选择题中,将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是今年试卷的一大创新之处。第4题考生易答错,原因是考生不能对图示所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作出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