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人数各省排名表:
1、北京:全市共有54728人参加高考报名,除前期高职自主招生考生外,高考考生共48693人。
2、天津:5.8万。
3、河北:高考考生有52.74万人。
4、山西:参加6月7日至8日统考的有29.6万人。
5、内蒙古:参加统一高考的人数为14.5万人。
6、辽宁:实际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数为187524人。
7、吉林:我省高考考生约12.5万人。
8、黑龙江:2022年黑龙江省18.2万人参加高考。
9、上海:5万多名考生参加秋季高考。
10、江苏:共有40.6万名考生报名参加普通高考。
11、浙江:36万。
12、安徽:今年安徽省全省高考共报名考生60.1万人。13、福建:全省共有21.8万名考生报考。
14、江西:统考的考生数49.42万人。
15、山东:2022年山东夏季高考编场考生人数为598810人。
16、河南:2022年河南高考人数120万。
17、湖北:全省46.5万。
18、湖南:我省高考报名人数65.5万人。
19、广东:全省2022年普通高考应考考生702366人。
20、广西:44万余名考生平安顺利赴考。
21、海南:海南63874名考生为梦想乘风破浪迎战高考。
22、重庆:2022年全市报名总人数31.4万人。
23、四川:全省57.56万。
24、贵州:总人数为47.8万人。
25、云南:云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达38.83万人。
26、西藏:我区参加高考人数为3.2万人。
27、陕西:高考考生总数为323058人。
28、甘肃:全省195612名考生。
29、青海:全省共4.84万名考生。
30、宁夏:今年我区高考报名人数65694名。
31、新疆:全区报考人数21.85万人。
17年河南高考人数文科报考多少人
2023年河南省参加全国高考文史类考生约356000人。1、2023年河南省高考一分一段:
2023年河南参加普通高考并取得100分以上的考生:文科35.5万人、理科54万人,2023河南普通高考人数约90万人。
2023年河南文科考生35.5万人比2022年增加2.26万人;其中一本线上(547分以上)考生24386人、比2022增加954人;二本段(465分至546分)考生74722人、比2022年减少2577人。2、2023年河南文科考生报考分析:
(1)547分以上考生:2023年河南一本批次招生计划有下降,上线考生又小幅增加,竞争难度加大,部分一本考生会滑档到二本批次。
(2)465-546分二本段考生:公办二本竞争难度超过去年,民办二本门槛降低,470分以上考生能读上本科。(3)400-464分之间考生:优质公办大专,竞争会比较激烈。部分热门院校专科:例如焦作师专可能会超二本线。这个分数段大部分公办高职高职专可以选择。
(4)250分以下低分考生:2023年河南新晋如果不挑学校,也有大学可上。对低分考生利好消息是2023年河南增加12所高职高专。河南省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保管好密码。
考生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密码,不要把密码透露给他人,更不要让他人代替填报志愿。
2、按期填报。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并保存,在规定的截止期前可以进行不超过两次的修改。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完成提交后,任何人不得改动。3、拟报志愿。
正式志愿填报时,考生可提前从考生服务平台下载志愿草表,线下填写拟报考志愿,再进行线上志愿填报,志愿信息填写完成后,须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确认无误后尽快保存。
4、认真阅读招生简章。
填报志愿需了解招生政策和规定,认真查阅《专业目录》说明及其中有关院校和专业情况,重点了解拟填报院校的各项信息,特别是高校的招生章程。
以上数据出自于高三网官网。
2022年河南高考实际人数
2022河南高考人数有125万人。
人数分析:
河南2022年统考报名人数为125万,除去专升本、高职对口招生的考生,实际参加高考的考生大约有83.3万人,较2021年增加约4.2万人。这文科考生32.3万余人,理科考生51.0万余人,参加高考人数位居全国首位。河南高考时间:
1、【语文】6月7日9:00-11:30。
2、【数学】6月7日15:00-17:00。
3、【外语(含听力)】6月8日15:00-17:00。
4、【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6月8日9:00-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每科满分为300分。
5、【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6月8日9:00-11:30。高考意义:
1、升学选拔
高考是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大学的重要途径。通过高考成绩,学生可以获得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根据自身的实力被高等学府录取,为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铺平道路。
2、教育公平性
高考通过一套统一的考试制度,确保每个考生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无论学生来自哪个地区、家庭背景如何,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来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
3、学习压力和自我管理
高考对学生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挑战,通过备考和应试过程,学生需要承受一定的学习压力。这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一次锻炼,能够培养他们的自律、计划和组织能力。
4、社会认可和就业竞争力
高考成绩在中国社会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术素养。高考成绩可以作为进入大学和未来就业竞争中的一个参考因素,帮助考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以上数据出自于高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