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代价有多大?6月8日下午,上海高考举行英语考试。14点45分,静安区华东模范中学考点大门按时关闭。两分钟后,一名考生赶到门口,被拒绝入场后诧异地问:“不是3点钟考试吗?”老师让考生将准考证翻过来,指出外语考试必须在14点30分进入考场,14点45分禁止进入考场。此时考生妈妈赶到,连声说,因为自行车坏了才来晚了,反复恳求通融一下。遭拒绝后,她三次跪下苦求,其间,考生一度不够冷静,翻越栅栏门企图冲进考场,被考场工作人员劝回。这名王姓考生最终没能参加英语考试。迟到两分钟,监考老师到底该不该放学生进考场?在场围观的家长中,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仅两分钟之差,就令学生无缘考试,不通人情。有人说“2点45分只是试听,考试还没有正式开始,学校应该人性化操作,应该放他进去”。有人建议“给他另一个考场,至少让他参加笔试啊!”还有人提出“可以启用备用考场”。在网上,不少网友表示“遗憾”、“难过”,对考生母亲的下跪行为表示“痛心”。有网友说,“规矩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算考生2点47分进入考场,也不会影响其他考生。考场工作人员应该网开一面”。但也有人赞同考务人员的做法,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迟到两分钟让进了,那迟到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让不让进呢?”“不守规矩就应该接受惩罚,这个教训对他的人生有帮助”。知名作家六六在其微博上表示,“一方面我们追求公平契约,一方面却以人情处理问题。两分钟可放,五分钟呢?十分钟呢?你觉得可接受的底线在哪里?制度靠大家遵守。自己的意外和失误不应由他人买单”。因为迟到被拒考的不止上海这一个考生,福州市超德高中的小张因为坐公交下错站又不认识路,14点49分匆忙跑到考点,也错失了最后一门考试。
高考迟到一分钟考生哭了
高考迟到一分钟不让进考场,看似不近人情,但实际是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
高考是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十数年才得来的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高考也是唯一一个让寒门学子和权贵之家的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公平竞争的机会。因此每年的高考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全国人民都为了高考让路。无论是学子,老师还是家长,大家都严阵以待,生怕出现一点差池。
面对这样严肃的事情,每年却有各种考生因为各种原因迟到,从而进不了考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只能表示遗憾。
那么为什么高考迟到一分钟都不能进考场呢?在我看来这是为了高考的公平。
当今社会,科技太发达了,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科技做不到。高考的试卷虽然是严格保密的,但开考之后试卷发下来,那么试卷的内容也被大家所知道,就很可能被泄露。科技这么发达,也许别有用心的人就能利用这一分钟时间作弊也未可知啊。所以不让迟到考生进考场是为了高考的公平,是为了其他考生的公平。
高考是一场非常严肃的考试,每个考生的精神都是紧绷的状态,这时候任何的突发事件都会影响到考生的发挥,考场的秩序特别重要。你想想其他考生正专心致志的整理答题思路,突然有一个迟到的考生进来了,多半会打断大家的思路,影响大家的心态和发挥。
最后我想说,高考是一场严肃的考试,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是改变我们命运的考试。如果自己没有时间观念,说明他对高考根本不重视,这样的人即便让他进去考场,也不一定能考好,那么也没有进去的必要了。
在我看来,高考迟到一分钟不让进考场是对的,对于迟到者而言,这是高考给他上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让他明白什么叫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什么叫社会的残酷。对于其他守时的考生而言,这样保证了他们高考的公平性。所以我支持高考迟到一分钟不让进考场。
高考迟到一分钟能进考场吗
高考迟到超过15分钟,不能进考场。
为了防止作弊,保护试卷的同时也能给正在路上出问题的学生一个机会,才定下了15分钟这个时间。
高三的孩子一般都已经18岁或者即将18岁了,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懂得守时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无论在哪都不会受到欢迎,更别说获得成功了。不让迟到的学生进入考场,与其说是对迟到的考生的一种惩罚,不如说是对其他守时的学生的一种公平。
扩展资料
高考进考场规定:1、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考试必须的文具用品,如钢笔、铅笔、圆珠笔、圆规、直尺、量角器、橡皮和规定型号的计算器等,不准携带任何书籍、笔记本、报纸、草稿纸、修正液、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
2、考生在每科考前15分钟进入考场(外语学科须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凭准考证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身份证放在课桌左上角,以备查对。考试铃响后才能开始答题。
3、考生迟到15分钟不得入场,考试6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4、考生对试题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等问题(不能要求监考老师解释题意),可举手询问,监考人员当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