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江西高考数学

给你状元的总分,各科分行么?

2010年江西高考状元,临川一中徐师昌671分理科状元

2009龚书恒 出生年月:1993年6月爱好:电脑编程 毕业学校:江西师大附中报考大学:北京大学 高考成绩:689分(其中语文131分,数学133分,英语144分,理综281分)

2008高考理科状元:周廷弢,1990年出生,江西师大附中学生。 高考分数693分(含加10分):语文134分、数学126分、英语140分、理综283分

2008江西高考数学压轴

2008年高考全国卷数学难度系数较高。尤其是17、18、21、22,这四道题和普通试卷同类型题比起来难度要高一些。从而导致了当年全国平均分并不高。(一)1984年高考数学。

1984年的高考数学被很多人认为是历史上最难的一次数学高考,每道题看起来都像是奥数题。很多高材生出了考场后面如死灰,内心十分绝望。

据几位当年参加过高考的人回忆,其中一位考生,那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3分,但还是上了一所985大学。另一位同学高考理科数学考了41分,但这个成绩已经不低了,他印象中大题没有一个做完整的。这位同学总分考了453分,还高出本科线13分。(二)1999年高考数学。

1999年的全国数学卷平均分只有60分。该年高考主打创新思维,并且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且了传统出题的局限性,如果思维不够活跃的话,很难得到高分。

这一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要求“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在试题设计上增加应用型和能力性的题目”。

在这样的时代和政策背景下,1999年是一个关键的年份,正面临着新旧教材的更替之年,需要体现新高考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对人才的选拔提出新的标准。所以这一年的“难”,更多的体现在对数学考试的创新上,要求学生进一步打破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综合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数学能力。

(三)2003年高考数学。

2003年爆发了著名的“非典”,原本每年高考都在7月份举行,由于各地天气炎热,导致很多学生发挥失常甚至中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非典爆发之前,教育部就已经下发政策,将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考试。突如其来的非典导致了绝大多数学生复习期间中途断课,但是出于政策的平稳考虑,高考依然在6月份举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613万考生在那年迎来了后来被称为"史上最难高考年与最大惨案"事件。难,一方面是体现在时间上,非典疫情导致许多学校在4月停课并且高考比起往年还提前了一个月。

另一方面就体现在了试卷难度上,那年的各科高考试卷难度比起往年都有所增加,而数学更是让无数考生以泪洗面,据说那年数学的平均分仅仅只有60多分,也因此被无数考生称为高考数学"最大惨案",其中江苏卷更是被作为话题讨论到了今日。

2008江西高考数学答案

1--5 : B D C A B

6-10: B DC DA11、-6

12、 18

13、 27

14、—8

15、 x>=0详细答案和解析

注明:部分字符和图片没有显示1.若,则复数=( )A. B. C. D.答案:B 解析:

2.若全集,则集合等于( )A. B. C. D.答案:D 解析:,,,若,则的定义域为( )A. B. C. D.答案:C解析: 4.曲线在点A(0,1)处的切线斜率为( )A.1 B.2 C. D.答案:A 解析:

5.设{}为等差数列,公差d = -2,为其前n项和.若,则=( )

A.18 B.20 C.22 D.24答案:B 解析:

6.观察下列各式:则,…,则的末两位数字为( )A.01 B.43 C.07 D.49答案:B 解析:

7.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大学随即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十分制)如图所示,假设得分值的中位数为,众数为,平均值为,则( )A. B.C. D.答案:D 解析:计算可以得知,中位数为5.5,众数为5所以选D8.为了解儿子身高与其父亲身高的关系,随机抽取5对父子的身高数据如下:

父亲身高x(cm) 174 176 176 176 178

儿子身高y(cm) 175 175 176 177 177

则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y = x-1 B.y = x 1 C.y = 88 D.y = 176答案:C解析:线性回归方程,,9.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答案:D 解析:左视图即是从正左方看,找特殊位置的可视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答案。10.如图,一个“凸轮”放置于直角坐标系X轴上方,其“底端”落在原点O处,一顶点及

中心M在Y轴正半轴上,它的外围由以正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半径的三段等弧组成.

今使“凸轮”沿X轴正向滚动前进,在滚动过程中“凸轮”每时每刻都有一个“最高点”,其中心也在不断移动位置,则在“凸轮”滚动一周的过程中,将其“最高点”和“中心点”所形成的图形按上、下放置,应大致为( )答案:A解析:根据中心M的位置,可以知道中心并非是出于最低与最高中间的位置,而是稍微偏上,随着转动,M的位置会先变高,当C到底时,M最高,排除CD选项,而对于最高点,当M最高时,最高点的高度应该与旋转开始前相同,因此排除B ,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若向量,,则=___.答案:-6. 解析:要求*,只需将题目已知条件带入,得:*=(-2)*(3 4)=其中=1,==1*1*=,,带入,原式=3*1—2*—8*1=—6

(PS: 这道题是道基础题,在我们做过的高考题中2007年广东文科的第四题,以及寒假题海班文科讲义73页的第十题,几乎是原题。考查的就是向量的基本运算。送分题(*^__^*)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e=2,则m=____.答案:48. 解析:根据双曲线方程:知,,并在双曲线中有:,离心率e==2=,m=48

(PS: 这道题虽然考的是解析几何,大家印象中的解几题感觉都很难,但此题是个非常轻松的得分题。你只需知道解几的一些基本定义,并且计算也不复杂。在2008年安徽文科的第14题以及2009福建文科的第4题都见过。所谓认真听课,勤做笔记,有的就是这个效果!)

13.下图是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答案:27. 解析:由框图的顺序,s=0,n=1,s=(s n)n=(0 1)*1=1,n=n 1=2,依次循环S=(1 2)*2=6,n=3,注意此刻3>3仍然是否,所以还要循环一次s=(6 3)*3=27,n=4,此刻输出,s=27.(PS: 程序框图的题一直是大家的青睐,就是一个循环计算的过程。2010天津文科卷的第3题,考题与此类似)已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轴的正半轴,若是角终边上一点,且,则y=_______.答案:—8. 解析:根据正弦值为负数,判断角在第三、四象限,再加上横坐标为正,断定该角为第四象限角。=

(PS:大家可以看到,步骤越来越少,不就意味着题也越来越简单吗?并且此题在我们春季班教材3第10页的第5题,出现了一模一样。怎么能说高考题是难题偏题。)15.对于,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答案: . x>=0解析:两种方法,方法一:分三段,当x2时, x 10-x 2, x>2x>=0方法二: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看成到两点-10和2的距离差大于等于8的所有点的集合,画出数轴线,找到0到-10的距离为10,到2的距离为2,,并当x往右移动,距离差会大于8,所以满足条件的x的范围是. x>=0

(PS: 此题竟出现在填空的最后一道压轴题,不知道神马情况。。。。。更加肯定考试考的都是基础,并且!!在我们除夕班的时候讲过一道一摸一样,只是换了数字而已的题型,在除夕教材第10页的15题。。太强悍啦!!几乎每道都是咱上课讲过的题目~~亲爱的童鞋们,现在的你上课还在聊Q, 睡觉流口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