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海高考报名时间:2022年11月10日至12月10日,其中艺术类考生高考报名须在11月20日前完成。
青海省,简称“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青海界于北纬31°36′-39°19′,东经89°35′-103°04′之间,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部与四川接壤,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青藏地区。
青海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青海省地貌复杂多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东部多山,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兼具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形地貌,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地跨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大通河5大水系。
名称由来
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唐、宋属吐蕃;元朝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朝属朵甘都司等;清朝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之始。
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省高考报名网
一、2021年青海高考准考证打印入口网址 青海高考准考证打印入口: http://www.qhjyks.com/ 打印准考证一般在考前一周左右,准考证一般学校会统一打印,统一发放,但是部分学校也会让学生自行打印。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大家最好提前多大家几份高考准考证,以免丢失,而且高考完也不要把准考证仍了,因为还有查高考成绩,所以留着有用。小小一张准考证,却是考场上的通关密令。准考证上包含多项重要信息,正面除印有考生照片外,还标注了准考证号、考生号、姓名、性别、考点名称、考点地址、考场号、报考科类、报考科目、外语语种及报名单位等11项信息。准考证反面内容也不容忽视。证件反面除印有高考两天的考试时间表外,还有考生要留意的事项。除注明考生可携带哪些物品入场外,还明确考试入场时间及入场后的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二、青海高考查分时间及查分方式 2021年青海高考成绩查询方式青海省教育考试网http://www.qhjyks.com2021年青海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根据青海省往年成绩公布时间看,青海2021年高考成绩公布时间预计为6月25日。三、高考准考证注意事项 谨防泄露个人信息考生不要把准考证拍照发在网络上,容易泄露个人的重要信息。每年临近高考都会有一些类似于“扫描一下就可制作自己的高考准考证”等小游戏,制作的“高考准考证”会显示自己的正面照和个人信息。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小游戏背后有一定的隐患,这是互联网系统通过人脸头像识别技术,根据脸部轮廓和特征、性别等元素,进行面部处理。如果用户上传的不是人脸正面照,系统将因无法识别而要求重新上传照片,如果没有填写姓名,也无法制作准考证。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深圳知识产权专家王楠认为,这有可能会被犯罪分子用于攻击个人移动银行。“由于人脸图像是银行支付的脸型密码,所以非常危险,一旦这种信息被盗取,今后用人脸支付,或海关通关人脸识别,容易造成手机银行和其它重要方面的损失。”王楠提醒说,在网络上出现类似填写个人信息的游戏,要从个人信息泄露和个人财产安全角度出发,不要随意填写自己、家人、朋友的个人信息,避免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易混淆校名考点得查清考生要提前到考点探路,熟悉考点周边环境,设计出行路线和时间,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http://www.CreDitSaiLing.Com 考试结束后也要妥善保管准考证考试结束后,考生也要注意妥善保存准考证,毕竟这是一份独一无二的人生纪念册!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准考证也是面试、军检、查分、办理成绩证明、领取录取通知书的证明。具体用途如下:1、网上填报志愿时: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时,根据准考证上公布的考生服务平台暨网上填报志愿网址登录后填报,同时按准考证上公布的网上填报志愿专栏网址进入后查看公告、阶段性统计信息等重要信息。2、公安类面试体检时:公安类入围考生须携带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政审材料和4张1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按指定时间、地点参加面试。3、忘记密码时:高考报名时,考生曾在报名系统留过密码。报志愿阶段,考生须输入此密码才能进入网报志愿系统。如考生忘记密码,需本人持准考证到所在招生考试机构刷二代居民身份证重置密码。4、录取后领档案时:被录取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和二代居民身份证,到高中毕业学校领取本人学籍档案后交当地招生考试机构。5、新生报到时:有的高校在录取通知书里会明确说明新生需持准考证等相关材料报到。
青海省高考报名人数
2023年青海高考报名人数为5.11万。
青海省:青海省,简称“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宁市;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青藏地区;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截至2022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95万人。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是联结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内地的纽带。
特殊的地理优势让这里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形成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多元文化。
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东部雨水较多,西部干燥多风,缺氧、寒冷。
年平均气温受地形的影响,其总的分布形式是北高南低。青海省境内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5.1~9.0℃之间,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7.4~-4.7℃,其中祁连托勒为最冷的地区;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在5.8~20.2℃之间,民和为最热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祁连山区、青南高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较暖的东部湟水谷地、黄河谷地、年平均年气温在6~9℃左右。全省年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无霜期东部农业区为3~5个月,其他地区仅1~2个月,三江源部分地区无绝对无霜期。全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仅次于西藏高原,平均年辐射总量可达5860~7400兆焦耳/平方米,日照时数在2336~3341小时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