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诱导公式,他的作用就是将角度比较大的三角函数,转换为角度比较小的三角函数的公式。 主要有四组,利用的是三角函数图像的周期性和(点)对称性。
(1)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值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值相同
(2)相差单倍的π的角三角函数值关系相差单倍π的角,三角函数值关系
(3)负角的三角函数值关系负角的三角函数值关系(4)相差π/2的角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已经高中毕业很多年的人都能记住但是不知道啥意思的那个十字箴言,就是诱导公式的口诀: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注意口诀里面的意思:
1、奇偶指的是带π的那个数字,是π/2的奇数倍还是偶数倍;
2、变得不是正负号,而是sin变cos,cos变sin(不适用于tan)
3、我们是把α看做第一象限角,加减那个多少倍的π,根据变号之前sin/cos来判断是正的还是负的。
如果实在不理解这个口诀,建议找学校老师记忆。如果还不理解,就别理解了,也不用记忆,直接记住下面的公式即可(高考仅仅考1道最多2道这种题目,所以我们记忆下面的公式,通过推导浪费5分钟,并不影响整体考试成绩)
二、和差角公式我们发现,直接用和差角公式中β换成诱导公式中的对应数值,就得到诱导公式的结果了。
三、倍角半角公式(也有叫升角降幂,降角升幂等等名称)倍角公式
倍角公式就是把和角公式中的β等于α得出的。半角公式
就是倍角公式反推出来的
只要记住和差角公式就可以得出上述所有公式。如果记忆不下来,可以继续沟通,教你更好的记忆方法和解题技巧。
最后还有一个更常用的公式,叫做提斜公式:
acosA bsinA=√(a^2 b^2)sin(A M)
PS: (tanM=a/b)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高职高考三角函数公式
广东高职高考考的是高中的知识点,但高中的知识点有必修和选修,高职高考主要考的是必修的知识点。我们以数学为例,广东高职高考的数学卷满分是150分,它主要考的是八个模块的内容。好师教育高职高考辅导中心的老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八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集合与逻辑用语,第二个模块是函数。集合和函数这两个模块实际上是统一的模块,因为只有理解集合才能理解函数,所以等你把这两个模块理解透彻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他们都属于一个整体的东西。第三个考的是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以及不等式的解法都是第三个模块比较重要的内容。第四个模块考的是指数与对数函数,指数与对数函数是我们的初等函数,初等函数的概念跟运算都是这一个章节比较重要的内容,同时这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广东高职高考数学科目历年的考卷分值分布中,也是三大重点之一。接下来第五个模块考数列,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那么它涉及的内容除了通项公式,还有求和。接下来第六个模块是考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以公式为主。 第七个模块考平面向量,第八个模块考平面解析几何,那么第九个考统计概率。统计概率相对其他模块来说,是比较容易,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但是需要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基础,才能很好的理解这个模块。好师教育高职高考辅导中心的老师去系统地复习八个模块之前,一定要重点的去复习一下初中的内容,包括实数与实数的运算,代数式与代数式的运算,方程与方程的解法这三个模块,因为只有比较好的去理解这一块的初中的预备知识,才能够比较系统的去掌握刚才说的这八个模块的内容。
数学高考三角函数公式
三角公式
1.诱导公式 sin(-a)=-sin(a) cos(-a)=cos(a) sin(π2-a)=cos(a) cos(π2-a)=sin(a) sin(π2 a)=cos(a) cos(π2 a)=-sin(a) sin(π-a)=sin(a) cos(π-a)=-cos(a) sin(π a)=-sin(a) cos(π a)=-cos(a) 2.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sin(a b)=sin(a)cos(b) cos(α)sin(b) cos(a b)=cos(a)cos(b)-sin(a)sin(b) sin(a-b)=sin(a)cos(b)-cos(a)sin(b) cos(a-b)=cos(a)cos(b) sin(a)sin(b) tan(a b)=tan(a) 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 tan(a)tan(b) 3.和差化积公式 sin(a) sin(b)=2sin(a b2)cos(a-b2) sin(a)�6�1sin(b)=2cos(a b2)sin(a-b2) cos(a) cos(b)=2cos(a b2)cos(a-b2) cos(a)-cos(b)=-2sin(a b2)sin(a-b2) 4.二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b)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5.半角公式 sin2(a2)=1-cos(a)2 cos2(a2)=1 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 cos(a) 6.万能公式 sin(a)=2tan(a2)1 tan2(a2) cos(a)=1-tan2(a2)1 tan2(a2) tan(a)=2tan(a2)1-tan2(a2) 7.其它公式(推导出来的 ) a�6�6sin(a) b�6�6cos(a)=a2 b2sin(a c) 其中 tan�0�8=ba a�6�6sin(a) b�6�6cos(a)=a2 b2cos(a-c) 其中 tan�0�8=ab 1 sin(a)=(sin(a2) cos(a2))2 1-sin(a)=(sin(a2)-cos(a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