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分为I、II、III卷,并不是备份用的,其中河北省采用的是全国Ⅰ卷,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卷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全国丙卷;

2016全国高考数学

从2013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Ⅲ卷。并且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

这三套卷子是根据各地的不同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省市区加入新课标高考的情况来命制的,从最初的逐步发展为全国Ⅰ、Ⅱ、Ⅲ卷,也就是全国乙卷、全国甲卷、全国丙卷;

其中全国Ⅰ卷也就是全国乙卷使用的地区有: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英语听力部分),所以河北省使用的是全国Ⅰ卷。全国Ⅱ卷以及全国Ⅲ卷的使用地区:

全国Ⅱ卷: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语文、数学、英语);

全国Ⅲ卷: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2016全国高考数学乙轮

贵州省高考使用的是全国Ⅲ卷,也就是全国丙卷。

高考考试橘老科目分为文衫前理科,文科考试科目有语圆返升文、文科数学、英语、文综;理科考试科目有语文、理科数学、英语、理综,各自总分均为750分。2021年贵州新高考改革方案: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不再分文理科;2021年开始高考成绩由“3 3”构成;录取机制为“两依据一参考”。

资料拓展:

全国统一高考试卷(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2007年,宁夏新课标高考卷开启了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序幕。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2016年,新增新课标全国Ⅲ卷,并将Ⅰ、Ⅱ、Ⅲ卷分别另称为乙、甲、丙卷。2020年,为匹配新高考改革,新增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新高考全国卷仅包括语数英(统考科目),其余启培信科目自主命题。

2021年,取消原新课标全国Ⅱ卷(甲卷),并入Ⅰ卷(乙卷),合称全国乙卷;原新课标全国Ⅲ卷(丙卷)改称全国甲卷。外语科目中,除英语外,其余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各省无自主命题权,不分卷。

2022年高考,共有全国卷4套。包括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全国甲卷、悄轮乙卷。共27个省级行政区使用全国卷。

宁夏、海南、广东、山东加入新课标高考,其中宁夏、海南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宁夏、海南共用语数英卷,宁夏用理综卷、文综卷,海南用理化生政史地单科卷。自此,宁夏卷开启了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序幕,规范中察了样式,定下了基调。

整合旧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取消新课标Ⅱ卷、保留新课标Ⅲ卷、新课标Ⅰ卷,并统一称呼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浙江语数英加入新高考全国卷,采用Ⅰ卷。由于浙江新高考英语有两次考试机会,因此1月英语第一次高考单独命题,6月英语第二次高考正常使用全国Ⅰ卷。

2016全国高考数学理科

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实行“: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2017年起上海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3 X”方案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此方案是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扩展资料

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3日相继发布了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8省市将采用“3 1 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7年起上海高考总分为6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