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
2.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叶绿体。如蓝藻(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不一定都有叶绿体,如植物的根细胞没有叶绿体。3. 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如蓝藻、酵母菌等都具有细胞壁。4. 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藻类等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
5. 有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某些真菌(如酵母菌)也有液泡。
6. 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分泌蛋白,如膜蛋白、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也经高尔基体加工形成。7. 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还有可能是协助扩散;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还有可能是胞吞或胞吐;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一定是自由扩散,还有可能是协助扩散。8. 同种物质出入同一细胞的方式不一定相同,如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运出神经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同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不一定相同,如葡萄糖进入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则为主动运输。
9. 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并不直接进入线粒体,而是先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10. 没有线粒体不代表生物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没有线粒体的原核生物有的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菌)。11. 并不是只有癌细胞中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的体细胞中也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2.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并不是基因发生突变,而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13. 转录产物不是只有mRNA,还有tRNA和rRNA等,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14.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并不一定只有1个染色体组:由多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染色体组。15.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并不都是双向的。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16.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不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也可能是抑制。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总结
高三备考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时间紧,需要做的工作多,因此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备考是成功的关键。现把我们这一年的感觉比较有效的做法总结如下:一、一轮复习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但并不是从头到尾再讲一次。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提前印制导学案,将本节要掌握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形成问题串,且分层次,有基础必备的层次,有拔高提升的层次。学生需要在课前自行查看课本和笔记,完成导学案,检视自己的不足之处。老师批阅完导学案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上课时就有针对性的解决大部分学生出的问题。而且这样的导学案可以反复写,以此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一轮复习时还需要精心选择所讲习题。如果以教辅书为主线,则需要在批阅作业时选择出待解决的高频问题,并进行知识的拓展,要以题带知识。二、二轮复习二轮复习主要涉及知识的整合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效的做法是从大单元入手,依托具体的情境来涉及课程。比如以“毒品和精神类药物对人体的危害”为背景,涉及关于神经调节专题复习;以“新型农业种植技术”为背景,设置关于种子专题、种植模式(轮作、套种)、植物激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等系列小专题,一举突破对光合、呼吸、无机盐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激素调节等植物生长发育等知识的复习。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达成。二轮复习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拓展学生的视野。现在生物学考题难度的提升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试题背景变得复杂,就是情境。所以我们可以把相关生物学史实、前沿进展等作为背景素材整理出来,可以用打印张贴到班级让学生自行查看的方法,也可以在备课过程中穿插进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做到面对复杂情境时知道如何去分析,而不会慌乱。三、三轮复习和模拟考试时间来看很难做到系统的三轮复习,因此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高考的高频考点模块,比如光合呼吸、遗传规律、生态、内环境稳态调节这些模块进行巩固。对于选择性必修3模块,我的建议就是在后面没有专门时间复习的情况下,将其拆解成每日一练。每天给学生发一道历届真题,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几大专题轮流做,每天一道,这个效果非常明显。今年学生考完说他们最后的24题基因工程非常有信心得高分,这和平时的反复练习有关。四、关于习题和试卷讲评我采用的方法是无论平时的作业还是考试的卷子,都提前筛选出要讲的题目,然后分配给各个小组,每组专门负责其中的几道题目,小组内再讨论并落实到人。上课时就由学生讲题。这个效果非常好,参与的多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升很快,而且不会出现犯困的现象。毕竟他们成为了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倾听者。而且不用担心学会讲不好,事实证明连最不爱说话的孩子都可以讲的非常到位,而且会提升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当然这样做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老师比较轻松,只需要组织、点评、鼓励、补充即可。而且因为我们说话少,所以学生更愿意听,也更愿意记录。五、关于对高考评价体系制度的研究在带这两届高三的时候,我给学生上课时也会给他们渗透关于高考的评价体系,不但自己研究还讲给学生听。比如我会告诉他们,高考题命题离不开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这要求我们怎么办呢?再难的题都会有基础在,这个基础就是教材。也会给他们找支撑的例子,这样就可以做好心理建设,不盲目地畏惧新高考,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不行;告诉他们应用性体现在所学知识要落实到生产实践的层面才有意义,因此多思考所学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比如生命活动的调节就与健康相关,具体的一些病例,比如糖尿病引起的酮中毒的治病机理与治疗,细胞因子风暴与免疫失调的联系等等。这样学生的站位会提高,不只是被动做题,还能了解题目背后出题人的意图。效果非常显著。六、关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不难看出,随着新高考的不断推进,甚至高考试卷的保密,都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刷题提分的时代可能真的过去了。我们能做的是什么?用什么去在高考的试卷中取胜,唯有真正的落实核心素养。真正在教学、复习中让学生树立起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观念;真正培养他归纳与总结、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真正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设计实验、方案实施、交流讨论的能力;真正帮助他树立尊重生命、健康生活、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等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的素养应万变的考题,也能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当然这一点的落实是很难的,得日积月累,也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我就特别希望能从头带一届,好好地摸索一下。七、关于集体学习与个别指导总有一些学生由于其特点不能随着集体一起进步。我的建议是提早关注那些总体成绩非常不错,但是生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他们开小灶,不断地有针对性辅导,这些学生也是最后能打上粮食的,不能让他们败在某个学科上。事实证明只要你关注她,找她谈话、检查她,她就能提升不少。以上是我在高三备考阶段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同志们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高三备考顺利,成绩显著!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归纳
学好高中生物,是提高理综成绩的捷径,生物也是理综必不可少的科目,想要高考更高分,就不要忽视对生物的学习。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中学习生物的 方法 ,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学习生物的方法 第一,教科书要熟烂于心。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 总结 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第二,要选择一到两本辅导书(多了就没工夫看了)。一定要吃透,高中三年我一直用《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主编)和《高效学习法》(薛金星主编),觉得就很够用了。前者会把每个知识点细致地分析一下,是一本服务于 课前预习 、课后归纳整合的教辅,帮你夯实基础;后者则服务于课后,归纳比较凝练,重在教授做题的方法,让你快而准做题,冲击高分。第三,最重要的是做题与总结。1)把做题当成积累。在做题中你会逐渐摸清哪些地方经常成为考点。尤其是大题,出题套路会比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质是”这样字眼的题一般要答与基因、DNA有关的知识点;又如,问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是单向传递的、要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物是很有规律的一个学科掌握这些常考一些卡点的知识点,会保证得一个中等、稳定的分数。2)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 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例如:问:下列哪细胞器可以产生水?然后给你列出了如下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等,A、B、C、D四个选项分别包含了上述细胞器中的几种,你就要动用之前学过的所有关于细胞器内的反应的知识点:在学蛋白质时,学了脱水缩合可以产生水,场所:核糖体。在学细胞呼吸时,学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时会产生水,场所:线粒体内膜,所以答案为:线粒体、核糖体。通过这道题,你可以归纳出: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 这,就转化成你自己的积累了。这样一来,做题不仅检验了你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还替你归纳、总结了知识点,丰富了你的知识储备对经典的题适当加以记忆,会让你的知识网交织的更紧密,不失为冲击高分的良策。3)选择兼顾速度与准度。 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套题往往会包含30-40 道选择题,每道题大约分值在1-2分,但可别小瞧了选择题,正式的高考中一个选择要占6分,相比较而言,大题的一个空也就1-2分所以说,选择好坏对试卷的分数起着很大的决定性。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些同学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继续答时准确率就大大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尝试此法:按从前往后的答题顺序,先把考察概念,定义,识图(甚至看一遍题就能给出答案的)的简单题先答上,然后回头攻克涉及分析较繁琐,计算量较大的繁琐题目或难题。这样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难题卡住,造成简单题没时间考虑的情况。记录自己每次在选择题上花费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争取每次都能在速度与准确性上有所突破。高考生物的解题技巧 高考生物题信息来源广泛,题设障碍巧妙。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怎样才能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迅速切中题目要害呢?第一从题目提供的背景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找到关键词句。 抓住关键词句,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第二学会避陷阱、破定势,要善于 发散思维 ,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三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例如换一种方式表述条件、将图表转换成文字、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隐藏的条件浮出来,从而明确问题的指向。准确答题:考试获胜的保证根据题干准确进行知识挂钩:考题设置的情境真实地模拟现实, 不像书本知识高度理想化、模式化,有些情境甚至是同学们前所未闻的,但总可以从课本上找出知识依据。例如多年来高考中的实验题多不能与教材中某个具体实验对号,但都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实验步骤,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能否有效控制实验唯一变量、排除干扰实验的因素、得出正确结论等。 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要使用对比、分析、综合、推理、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防止思维定势。科学作答不可忽视。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答案简洁,紧扣基本观点。若是开放性的试题,可以大胆用多种方式解答。要尽量使用生物学学科语言。坐标曲线题审题是关键坐标曲线题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对曲线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表述,;二是对曲线表达含义的解释;三是对曲线所能够说明的问题。 第一种类型:注意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内容,然后根据曲线的特征进行表达。这是最基本的类型。第二种类型:在明解曲线含义的基础上,对曲线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要注意把落脚点放在课本的知识原理上。第三种类型:要注意尽量把所要说明的问题说完整。如生长素浓度对根、茎、芽的影响的三条曲线,既说明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器官作用的共同的特点,也说明它们的区别。答好实验设计题:至关重要了解题目要求。明确题目是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还是对实验作出改进?要不要对过程、现象作出分析?要不要预期实验的结论?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这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不同的实验目的,不同的实验原理,进行设计的思路是不同的。确定实验思路。确定实验因子是什么?怎样设计对照?等等。设计实验步骤。要注意充分利用题目的条件,如果给出了实验的材料及试剂,那么要注意所给的材料与试剂要充分利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不能用题目条件中没有的材料与试剂;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没有用上,那得考虑实验步骤中是否还有考虑不周之处。检查。看看思路是否合理严密,试剂材料是否多用或少用,表达是否准确。开放性试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开放性试题一般表现为题目条件的开放和试题答案的开放。但不管怎么开放,题目总会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解题时首先要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是什么?要从题目提供的条件寻找解答的思路和线索。第三,要注意答题的逻辑性和条件性。最好把不同层次的内容分别列成不同的小点,以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思路。高考生物解题的五种方法 1.分解组合法有些综合性的问题涉及的知识点众多,需要对问题进行分解,即将问题变成若干个小问题,求解出小问题的答案,经过恰当的组合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2.图解法将文字材料转换成图解呈现出来,有利于问题的直观化、形象化,同时还可减少阅读量,降低理解难度。图解法在描述复杂的生物学现象或生理过程等方面有着广泛运用。3.验证法验证法是将题目所提供的选项代入题干的条件中.将得到的结果与题干所述的条件进行对照,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4.就熟避生法就熟避生法是指在选项中既有熟悉的知识又有陌生的信息时,可以从对熟悉的知识判断入手,从而达到破题的一种方法:,现在的高考试题的材料都非常新颖,经常涉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或学过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熟悉的知识,避开生疏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5.反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