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1:函数。
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石,也几乎是每个学校最先讲的一本书。学完你会发现原来数学变了,不再是把公式和结论搞明白就能考好的事。主要是抽象。一些题目看搜题软件的结果,完全是迷的。
建议一定要穷追猛打老师,把心里的任何疙瘩都弄清楚,不能让任何一个知识点模模糊糊。
必修5:数列和不等式。
数列其实也不是很难,典型的属于多套路多题型的模块,自己多推算几步,一般没问题。至于不等式,一定要好好学!有余力的同学一定要去学不等式选讲那本书,对你高考太重要太重要。必修4: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
初学三角函数,大部分同学被那一堆公式搞得呕吐,但是到了选修之后,你才发现,原来靠背背公式就能学会的数学真是太和蔼可亲了。不要怕!初次学,一定要每个公式认真推导!有选择地刷一些题目,三角也是不难的。
至于向量,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一块知识,你会惊叹原来数学果然是所有学科里面最牛逼,最严谨的。好好学,高考这部分考察不难。
必修2: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初相识(直线和圆)。
立体几何确实考察空间想象力,但不会恐怖到让你脑洞乱开,而高考层面上对这部分的要求,完全可以通过标准训练达成。动手多画画立体图,是培养想象力的最好办法,没有之一。
必修3:概率统计。
目前让大家觉得最可亲的一本书,好理解,而且和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同学学得都挺轻松。
最难数学高考卷
历年高考数学难度排名如下:恢复高考的44年来,一共有3次高考数学特别难,被称为数学难度巅峰。

(一)1984年高考数学。
1984年的高考数学被很多人认为是历史上最难的一次数学高考,每道题看起来都像是奥数题。很多高材生出了考场后面如死灰,内心十分绝望。据几位当年参加过高考的人回忆,其中一位考生,那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3分,但还是上了一所985大学。另一位同学高考理科数学考了41分,但这个成绩已经不低了,他印象中大题没有一个做完整的。这位同学总分考了453分,还高出本科线13分。
(二)1999年高考数学。
1999年的全国数学卷平均分只有60分。该年高考主打创新思维,并且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且了传统出题的局限性,如果思维不够活跃的话,很难得到高分。
这一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要求“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在试题设计上增加应用型和能力性的题目”。
在这样的时代和政策背景下,1999年是一个关键的年份,正面临着新旧教材的更替之年,需要体现新高考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对人才的选拔提出新的标准。所以这一年的“难”,更多的体现在对数学考试的创新上,要求学生进一步打破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综合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数学能力。
(三)2003年高考数学。
2003年爆发了著名的“非典”,原本每年高考都在7月份举行,由于各地天气炎热,导致很多学生发挥失常甚至中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非典爆发之前,教育部就已经下发政策,将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考试。突如其来的非典导致了绝大多数学生复习期间中途断课,但是出于政策的平稳考虑,高考依然在6月份举行。
第1档地区(优惠模式)北京,上海,天津。
第2档地区(优惠模式)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
第3档地区(普通模式)福建,海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新疆。
第4档地区(困难模式)重庆,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苏,贵州,甘肃。
第5档地区(噩梦模式)山东,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
第6档地区(地狱模式)广东,河南,湖北。2022高考难度预测:
1、高考全国卷试卷的难度一直在以一个相对稳定的趋势在发展,可以称的上是难度适中。从往年的情况上来看,2022年全国卷的难度应该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或是下降,但是相信在结构上会作出一些调整和变化。
2、高考全国卷的难度不会太大的改变,但是全国卷考察的知识点一直比较全面,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方面的考验也是一大难点。考生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好自身基础,夯实基础,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只有自身本领强,才能从容应对高考
最难数学高考题
高考数学1984年最难。

1984年的高考数学卷却一反常态,加大了试题难度,试题难度超出考生预期,这让考生们毫无准备,导致考生成绩分化严重。
好的学生五、六十分,非常不利于高等学校区分不同等级智力,知识水平的要求。84年数学试卷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当年数学及格的人特别少。1984年,针对出现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国家高考命题组在这一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上做了创新,其原则就是本着“考基础、考能力、出活题”的思想。却没有想到由于对考生水平和试卷难度把握不到位,给考生们留下了“噩梦”般的回忆。
知识拓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015年,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林匹克竞赛等6项加分项目。
2016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2017年4月7日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
2022年,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2022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