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共考试7门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和历史。详细内容如下:

1.语文(150分)语文考试分为语文知识运用与写作和阅读两部分。语文知识运用和写作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几个方面。阅读部分则包括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文学常识、信息处理等方面。2.数学(150分)数学考试包括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综合与应用考查、数学思想、方法与历史及其在生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初中数学的掌握程度和能力。
3.英语(150分)英语考试分听力、词汇与语法、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等几个部分。主要考察学习英语的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听力理解能力。
4.物理(100分)物理考试包含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综合与应用考查、物理思想、方法与历史及其在生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5.化学(100分)化学考试包含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综合与应用考查、化学思想、方法与历史及其在生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
6.生物(100分)生物考试包含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综合与应用考查、生物思想、方法与历史及其在生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
7.历史(100分)历史考试分为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两个部分,主要考察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能力,通过历史事件、人物、阐述等题目,检测学生对历史内容的认识了解程度和对历史方法论的掌握。
高考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
新高考采用的是选考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自由选择文综科目和理综科目中的一门和两门进行考试,而不是像旧高考一样全部科目都要参加考试。具体来说,新高考的考试科目设置包括: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文综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中的一门,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一门进行考试;
理综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中的两门,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两门进行考试。
新高考是选择考得科目而不是要全考的。这样的考试科目设置旨在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科目选择,并且根据选择的科目进行备考和申请,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录取竞争力。
新高考解读、高中选科:赢在高考
高考必考科目和选择性必考科目
1、“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

2、“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
3、“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从总体上看,“3 1 2”方案与先行试点省份的“3 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学生的选考科目组合,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地方实际,更好满足当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需求。八省市新高考实施方案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公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这八个省市作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将在2021年高考实行“3 1 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再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这种区别于传统的文理分科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