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简称长安一中。学校始建于1942年,1962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中学,1978年进入西安市重点中学行列,1980年被国家教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全国首批十所人口教育试点中学之一。长安一中先后被评为:西安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西安市劳技教育先进单位、西安市电教实验学校、西安市园林化单位、西安市社会文化先进单位、西安市先进集体和陕西省德育先进集体。
长安一中的成绩逐年上升,没有退步或者起伏,是一所非常稳定且成绩优异的高中。今年的高考一本率更是达到93.6%,单从一本率来看,今年公布一本率的学校中只有交大航天100%一本率和西工大附中98%的一本率超过长安一中,居全省第三。长安一中在韦曲街办四府村的街道边上,单从地理位置来说,长安一中的选址确实配的上“人杰地灵”这几个字,东南方一溜的小型古建,华严寺,淳风观,西北方杜甫纪念馆、牛头禅寺,对面的神禾原,小村落,以及大范围的长安周边区域景观都能尽收眼底。
长安一中高考成绩单
西安市顶尖的五所名校是:
西工大附中· 高新一中· 西铁一中· 交大附中 ·师大附中。
这五所名校在西安被称作五大名校,算是西安最棒的五所学校。
接着就是以西安中学为集团的西安高级中学 ·83中 · 长安一中这些也相对不错的学校。
然后就是在新城区的两所学校:黄河中学· 西光中学。
最后面的学校受到大多数好学校的挤压,基本上成绩都差不多没什么太大区别。我觉得“哪所中学好?” 这不能单方面就说清楚,那我们来拿文科和理科再次在五大名校里面排名。在五大名校里,文科的排名是:
1高新一中。 相比于西工大附中,高新肯定在文科方面略胜一筹,这点从成绩上就可以看清楚。09年文科状元虽然不是高新的,但有两位并列第二是高新的 。文科前十名里面至少四名是高新的。
2西工大附中。 从整体水平相对于高新还是差一些,但相对别的学校很不错。09年文科状元王欣怡是西工大附中的,另外文科整体成绩也不错,前十名里面有三个。
3西铁一中。
4师大附中。
交大文科就不要考虑了吧,从没见出过突出的成绩。五大名校里面理科的排名是:
1西工大附中 不用说,全省理科前10名中,该校就有5人。 另外虽然没能拿上状元,但至少拿了个第三。
2高新一中。 理科的话,没什么竞赛突出的地方,相对于西工大附中就排第二了。
3铁一中。 虽然高考成绩并不是多突出,但站在物理数学竞赛上的优势,排第三了。
4交大附中。交大和铁一的理科差别不大,高新的理科总体比交大和铁一强,但是竞赛上和铁一、交大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并不像这两所学校有很长时间的竞赛传统,也没有这两所学校有长时间的教学经验师资力量,甚至还稍弱一些。(但每年也有考省一的人数,只不过相对少一些)
5师大。 貌似生物很强,但理科总体相比于前三所并不很强。西中文理科相对均横一些。 虽然09年高考出了个理科第二,但看看西中总体成绩只有四个清华北大,而且文科理科成绩也相差不多,相比于之前的西中成绩已经急速下滑了,所以只能排第六了。第一集团综合排名:
1西工大附中
2高新一中
3铁一中
4交大附中
5师大附中
6西安中学除了五大名校和西安中学,之外比较好的学校就是像西高·83·长安一中这些学校了。 西高生源一直不好,但自从市政府北迁之后,周边的教育投入大增。还有西高毕竟还是老牌名校,成绩虽然比不上西安中学,但马上迁至北郊凤七那了。这是个转机,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重整雄风,重点班成绩应该还说得过去。 再来就是长安一中了,长安一中农家子弟居多,学风很刻苦,学习氛围不错。依据高考成绩09年录取清华北大人数为四人,交大为三十七人。但它毕竟在教学设施上,在师资力量学校环境上落后于西高。 最后像83中·黄河中学 ·西光中学,西光中学应该是新城区老大了,08年还出过省文科前十,不过现在不是子弟学校了。黄河以前整体挺不错的,但现在一方面生源,一方面师资,逐渐下滑,有点低迷。83中到了09年最好的居然是个浙大,连高新国际部都不如。高新国际部虽然成绩上比不上本部,但是师资统一调动成绩这几年持续增涨。08年的时候理科最强的考上清华,文科最强的分数够上复旦,但是最后报了南开。前四个班比较优秀,基本上是差几分就能上本部的,后面的略差一些。但到了9.10班就是垃圾班,没什么成绩可言,仅限盈利。第二集团综合排名:
(因为这学校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差别比较大,所以分开排名次)
1高新国际部重点班(注意和国际班不是一回事,别弄混淆,国际班是大多数出国的)
2西安高级中学重点班 · 长安一中重点班这两种不同学校同一性质的班成绩都不好区分,跟师大差不多吧。
3黄河中学1·2班 西光中学重点班 对黄河,很多年以前出过理科第三,现在相比于之前在下降。重点班的主体还是本学校初中部的学生,但还包括一些外校的。另外高中在师资方面做了一些变动调整,聘请了高新的少数老师,还是很强的。像09年虽然没有清华北大,但王思思是新城区第一只不过不想报清华,另一个也是够分数没报。交大人数也在一个重点班里面占很大比重。
4 83中的重点班 成绩在逐年下滑,09年就没见有动静,除了相对多的交大以外,一本上线人数又在减少。
5西安高级中学普通班(学校不重视,招的是什么学生学校自己清楚) 黄河普通班 ·西光普通班(主要是初中部升上来的,成绩上差得远了,但毕竟还有师资条件环境因素的弥补,再加上黄河今年实行滚动制抓得紧了还是强于长安一中的普通班的)
6 长安一中普通班(属于垃圾性的,从没见出过什么成绩) 而且加上硬件条件本身就欠缺,学生整体素质低下,师资配置与重点班相差很大,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第三集团:
1 89中 有部分尖子生,但自从合并学校以后成绩严重下降,风气也一年不如一年。 是有部分陕西物理教研组 化学教研组教师,但比重太少了。
2 唐南中学 所谓的校中校,高新里面唐南学籍学得差不多的都去了国际部,剩下最烂的一部分学生在唐南校区。
3 6中 虽然整体混乱,没有一种支持师资的力量一种整体向上的学习风气,但相比于西工大附中分校还是略强一些,这两年的二本上线人数略有增长。
4 西工大附中分校 西工大附中的水货,成绩根本不能与主校比。也有一些是分数差一些的学生没什么关系在分校的,但比重太低了。 而且分校这两年基本就是“怂管”,而且设施环境严重落后,连省重点都不是。(市重点不知道是不是)
5 82中,据说交钱就能上。但比起完全没成绩的商业学校还能强一些,毕竟这两年学校对重点班学生管得严,也做了很多改进以及调整二本人数欠缺有所缓解。再下来像在一般的学校成绩都差得很远,根本不能与第一集团的学校相提并论,就连第二集团的学校都差距甚大。这些学校收钱也差不多,师资整体落后很多,也不能给学生一个好的环境, 这里主要指好学校的校中校和一些垮下来的学校。
那么除了第三集团之外的大多数学校,不仅不正规学习风气巨烂无比,而且基本也是没成绩的,属于纯“普通”学校。
长安一中高考成绩往年
1. 了解小升初考试和名校招生的信息和特点(五年级下,6-8月份)一般而言,五升六的暑假是准备小升初考试的一个重要时段。这个时段孩子需要学习六年级课本知识和六年级奥数相关的专题,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名校考试最早的大约在10-11月份进行,所以只有充分利用这个时段提前学习要考的知识和专题显得尤为必要。给孩子一个合理的定位显得尤为必要。如果孩子确实不太适合学奥数的话,只能选择上合适的学校,不一定非得上五大名校,很多二类学校的重点班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从2010年中考成绩的分数段来看,580分是一类学校统招线的分水岭,大约有28%的上580分的考生来自于非五大名校的其他二类学校和普通学校。西安爱知中学双语班是除五大名校以外一个不错的选择,主要是通过单独考英语的方式择校。考试时间在小学毕业考试之后,6月下旬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满分100分,录取线47分(以前400名划线),全英文环境试题,有大约30分左右是英文出现的奥数题(很容易的那种),口试满分30分,最后两次成绩相加,录取200人。2010年爱知双语班考试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另外要根据孩子奥数学习的基础情况,合理确定一所名校为目标。这里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孩子自身的特点、名校的特点、距离学校的远近和择校费用的承受力等等因素。“八大名校”教育产业化政策导向的推动使得传统的基础教育资源重新“洗牌”,这样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聚集化,形成了名校联盟。“八大名校”说法出处不详,但是可以看到的就是前几年西安地区高三的“八校联考”。这八所学校分别是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西铁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八十三中和长安一中,当然这里主要讲的是高中部分(高中部)。前一段时间(2010年2月)“七大名校,八大承诺”实际上也承认了这种说法,长安一中由于不在西安的城六区,所有被排除在外,也就有了“七大名校”的说法,其中前七所名校成为首批省级示范高中,可以说这是一个官方认可的佐证。“五大名校”这是小升初家长和孩子最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了。五大名校的形成时间也不算太长,这里主要有个西安中学的自身相对衰弱的问题。西安中学位置本来很特殊,是唯一一所省教育厅直属中学,简称“西中”。在西安地区是很有实力的学校,但是有两个时间点使得西安中学发生些变化。就是2000年的西中和2005年以后的西中,“北迁的困惑”,特别是2007年以后可以说是急转直下,2010年高考情况整体有所回升,但是还没有恢复到2005年北迁前的水平。现在在小升初家长的心目中,西安中学(初中部爱知中学)可以说是二类学校了。五大名校与“五场说”——坊间流传着五大名校对应着五个场(开玩笑的说法),但是能够透视出五大名校其实还是有细微区别的。按这两年的情形看,五大名校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学校,精英汇聚型、培优分层型和基础素质型。精英汇聚型——西工大附中,近十年工大附中无论在高考状元、考取清华大学人数、中学学科竞赛等诸多方面在西安都是首屈一指的学校,这也成为家长和孩子最主要的目标学校。平心而论,我个人看到的资料从1989年小升初入学考试就考奥数题目,这个可以说是他们的传统项目,可以说工大题目相对于其他名校是最难的,但是家长也不要太盲目,有些家长非工大不上的想法其实远没有这个必要,要看孩子适合工大的特点吗?可以这么说“工大神话”,最主要的就是生源质量好,也就是工大集中了全省最优质的生源。哪一天工大不考奥数了,估计别的学校也不会再考了。动物界和心理学实验都告诉我们,最优资源放在一起,整体生态链往往不是最优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上工大,相反一些优秀的孩子不上工大可能反而更好。培优分层型——高新一中,高新一中作为一所民办学校的崛起,无疑是十年内西安地区基础教育最大的一个亮点。没有最好的生源却要有比较突出的教育质量,这就是培优分层型学校的主要课题。高新一中连续五年都出高考状元,也说明他们在这方面应该比较有经验。现在有些家长认为,高新一中的重点班的竞争程度不亚于工大附中。——西铁一中,铁一中是以竞赛突出而作为其亮点的。陕西地区第一个获得全国数学奥赛一等奖的出自铁一中,竞赛强是他们的特点,从分班的情况也能过看出来,2010年铁一中中考成绩不错除了有第一名以外,整体成绩仅次于工大附中。基础素质型——交大附中,交大附中是以“素质教育”为自己的特色的,所以很少公布实际的一些升学信息。但是有个基本命题,就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弄“素质教育”是很困难的,比如著名的“南京之痛”。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不要认为交大附中作业就少,不需要培优,因为大环境如此,所以压力小是相比较而言的;2010年中高考成绩出来后,交大附中明显加大了公布数据的力度,另外其特色班德语班和日语班(高中部)也很有吸引力。——师大附中,师大附中依托师范大学的优势,目前稳步发展,生物竞赛比较有特色。师大附中招考的免费班比较有吸引力。另外眼下就看由师大附中负责教学管理的曲江一中的发展态势了,2010年曲江一中首次招生,采用的是和师大附中联合招生的方式,其发展值得关注。2.基本了解考试信息,准备名校入学考试(六年级上,9-11月份)名校入学考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入学考试,一般是11月份到次年3月份左右;第二个阶段是分班考试,次年6月份至8月份。从近两年情况来看,各个学校入学考试的意义和位置是不太一样的。交大附中和师大附中基本入学考试次数最少,工大附中考试次数(机会)最多达到15场(2010年数据)。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对于高新一中而言,入学考试的意义远远低于分班考试的重要性。了解考试信息的最好方式就是往年考过的真卷,一般准备两至三年的为宜。大致了解每个学校的考试形式,内容,难度以及录取线等等信息。通过对于近几年来真卷的判读来看,基本就是工大试题有难度,铁一试卷有梯度,高新试卷有新意。交大附中今年首次采用33道选择题方式作为入学考试形式,有待观察;师大附中数学满分120-140分,应该说是最多的。真卷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练习的方法和效果。入学考试一般时间只有60分钟左右,题量却在19-34题不等,所以既要有准确率也要有速度。3.名校入学考试与复试(六年级上,11月-次年3月)由于西安本地政策环境的因素,所以使得名校入学考试时间最近一两年显得很不稳定。2008年以《西安晚报》为代表的平面媒体口诛笔伐,使得考试推后到了元旦前后;2009年有人称为教育改革元年的“前夜”,教育改革十年纲要备受瞩目,西安地区入学考试起初很正常,后期由于两会的因素基本暂停了,2010年4月3日,工大开始对外发榜,其它学校跟进,可以看得出,近几年西安地区择校其实本质未变,过程更加“曲折”。复试环节:往年都是只有交大附中才有复试这个环节,交大附中的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的环节,从2009年开始交大附中开设了德语班,对外宣传力度大,有一定吸引力;2009年铁一中也有了复试环节,有待观察。今年交大附中的环节最多(初试-复试-面试-家长会-夏令营)。4.二类学校招考与分班考试准备(六年级下,次年3月-6月)二类学校的招考往往和一类学校交织在一起的(二类学校考得早的基本和一类学校穿插考试),好些的二类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新城区:西安中学(爱知中学)、八十九中(汇知中学)、八十三中(行知中学)、黄河中学(子校)、西光中学(子校)碑林区:西北大学附中、二十六中莲湖区:市一中(益新中学)、七十中(初中部)、庆安中学(子校)、远东一中(子校)雁塔区:八十五中、西电附中、航天中学长安区:长安一中5.名校分班考试(六年级下,次年6月-8月)名校分班考试大多在小学毕业考试前后(6月中下旬进行),也有个别学校推后到暑假的(8月份)例如:铁一中、爱知中学等。6月份的分班考试大多不涉及中学内容,铁一中8月份考试有涉及中学内容,需要提前学习。6.名校的择校费用(每年情况不一样,有些波动)大致一类学校3万左右,二类学校2万左右。【一类学校】西工大附中:2.7万(第一批次)3.5万(第二批次)3.8-4万(第三批次)。高新一中:2.88万(分班考试前100名有减免政策)。铁一中:2.7万、3万、3.5万。交大附中:一批3万,二批3.5万。师大附中:3万。【二类学校】西电附中:1.2万-3.2万不等。市一中:2.2万左右。爱知中学:3.5万以上。西北大学附中:1.5万、2万、2.5万、3万不等。曲江一中: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