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新高考省份有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教育部新高考(教育部新高考模拟卷)

其中上海市、浙江省将执行新高考政策1.上海市(1)实行“3 3”和“6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2)上海市高考总分为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均为70分。)2.浙江省(1)实行“3 3”和“7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2)浙江省高考总分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选考学科,每科100分。 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4个省份,2021年继续实行“3 3”和“6选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在2020年执行新高考的6个省份中,上海、浙江、北京和天津4个省份的全部科目均自主命题。而山东省、海南省高考试题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

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将推行“3 1 2”模式

(1)2021年,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将作为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将推行新的高考模式,即“3 1 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必须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其余17个省、市、自治区传统高考模式(1)除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山东、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14个省、市、自治区之外,黑龙江、吉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自治区、江西、安徽、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四川、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等17个省、市、自治区,仍奖采用“3 文科”或“3 理科”的传统高考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 文科综合或语文、数学、外语 理科综合的模式。

(2)以上17个省、市、自治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

自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 1 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选科目 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

新的高考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自己所想报考的专业来选择相应的学科,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避开自己的弱项,提升自己的升学率。

深化英语考试改革。增加一次英语考试机会,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英语考试,将成绩最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成绩中。两次时间,一次是六月份全国统一考试还有一次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安排,平时多关注教育官网动态消息。

相较于传统高考,新高考考试科目由传统的3 文综/3 理综变为“3 3”模式和“3 1 2”模式;录取方案变为多元录取机制,新高考除了看高考成绩,还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表;选考科目成绩通过等级赋分制度进行折算;投档录取模式方面,考生的志愿填报模式与数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除了解改革的五大变化,以下事项也是值得注意的:

1. 需按学习能力与兴趣、职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自主选择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可以选择考试科目,考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科目,以此可避免因科目限制带来的遗憾。

2. 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考生要全面认识自己,选择适应社会长远发展并符合自身特质的职业,把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相统一,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适合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3.取消调剂,合理规划志愿情况

取消调剂一方面是倒逼高校进行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另一方面也是要求考生在高中时期就要对大学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确定自己喜欢并适合学习的专业,以此更加合理地规划志愿情况。这样就不用担心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啦!

在选科时,考生一方面要考虑到各学科对学习能力的要求,以及个人的具体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兼顾所选学科组合可报专业方向,以及它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

教育部新高考数学

新高考数学考试范围如下:

1、单项选择考试范围:集合的基本运算、复数的基本运算、统计与概率-排列组合、立体几何、概率事件、指数与对数函数、平面向量与平面几何、函数的与导数。

2、多项选择考试范围:解析几何(双曲线)、三角函数、不等式应用、对数运算及不等式基本性质。

3、填空题考试范围:解析几何(抛物线)、数列(等差或等比)、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轨迹计算。

4、解答题考试范围: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定理)、等比数列及其求和、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新高考是指“3 3”新高考选科模式,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第二个3指的是6选3,6指的是史地政理化生,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

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的3门选择科目是100分,政治、生物等其他几门课程采用的等级赋分制。新高考政策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充满了各种挑战,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经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高考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教育部新高考模拟卷

河南2023将采用全国卷作为高考考试内容,不再实行新高考方案。

1、河南省政府决策背景

2014年开始实施新高考方案,引起争议和反对。河南省长期实行单独招生制度,多年来无法与其他省份对接。将高考纳入全国卷范畴,提高河南考生的综合素质水平。2、新高考方案的优缺点

新高考方案注重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高考方案存在学科评价标准不统一、志愿填报难度大等问题。

3、全国卷的优势

全国卷具有全国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能够满足高等教育对考生的需求。采用全国卷可以避免地区差异对考试评价的影响,保证考试公正性。

4、考生应如何备战全国卷

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知识点整理,做好自我评估和学习调整。考生应大量练习真题,模拟考试,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考生应注意考试细节,遵守考试规定和纪律,确保顺利完成考试。河南2023将采用全国卷作为高考考试内容,全国卷的公正性、权威性和标准化程度能够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考生在备战全国卷时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真题练习,注重考试细节和心理调整,增强应变能力和自信心,以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5、全国卷的考试内容和结构

全国卷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和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选修学科。全国卷的考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其中包括填空、简答、论述等不同形式的题目。全国卷的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占150分,选修学科各占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