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本:文科:525分;理科:492分 二本:文科:436分;理科:395分 艺术类本科:美术类:322分;音乐学(含师范):351分;音乐学(非师范):280分;音乐表演:280分;编导类:390分;播音与主持:379分;表演:340分;舞蹈类:219分。2017年重庆高考录取了220674人,录取率高达89.16%。农村,城市考生的录取率进一步缩小。本科录取115019人,占录取总人数的52.12%,比2016年同口径增长298人;专科录取105655人,占录取总人数的47.88%。具体从类别看,普通文理类报名220643人,录取196879人。艺术类报名20021人,录取12549人。本科录取9626人,专科录取2923人。体育类,报名4804人,录取1573人(含体育单招录取251人)。本科录取1260人,专科录取313人。高职对口类报名18843人,录取16362人。本科录取3022人,专科录取13340人。中职直升类报名7838人,录取7334人。按科类分,普通文史类(不含艺术、体育)报名70814人,录取62762人,录取人数占整个普通文理科录取总人数的35.9%。普通理工类(不含艺术、体育),报名125004人,录取112069人,录取人数占整个普通文理科录取总人数的64.1%。从层次来看,本科(含艺术体育类)录取115019人。专科(含艺术体育类)录取105655人。从数据来看,农村、城市考生录取率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乡村户籍考生报名118550人,录取104470人,占全市录取总人数的47.34%,录取率88.12%,录取率逐年提升,四年提升近4个百分点。全市城镇户籍考生报名128940人,录取116204人,占全市录取总人数的52.66%。几个专项计划录取情况良好。国家专项计划(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计划2766名,录取2787人。地方专项计划(市属本科一批农村专项计划)计划734名,录取764人。全科教师计划1580名,录取1580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计划100名,录取100人。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招生落地总计划与去年大体相当。本科计划增加,专科计划减少,计划结构进一步优化。总体录取率、本科录取率、一本录取率均创历史新高。全市各类各批次总体录取率89.16%,比2016年增长0.23%;本科录取率46.47%,一本录取率16.88%,与2016年同口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专项计划成效显著。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录取3725人,比2016增加141人,增幅3.93%,享受优质高校资源的农村考生持续增多,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全科教师、免费医学生计划均圆满完成。
2017年重庆高考人数
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总人数28.95万人(占全国报名人数的2.69%),普通类22.01万人,高职对口类4.81万人,中职直升类2.1万人,体育单招、残疾单招等近300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18.35万人(除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保送生等已录取考生和体育单招、残疾单招),占总报名人数的63.4%;从2013-2021年重庆市高考报名人数来看,2017年起报名人数逐年递增,2021年达到最高值。
2021年全市共设考区39个、考点100个、考场6201个,涉考工作人员近3.2万人。2021年重庆市开始采用“3 1 2”的新高考模式,首选物理类获得180分及以上分数的考生人数98954人,首选历史类考生有分数记录人数为82738人(只统计了180分及以上分数),以下分数占比分别按物理类与历史类有分数记录考生为计算依据:44393位物理类考生分数处于500-599分,占物理类考生的比重最高,历史类考生400-499分有31086人,占历史类有分数记录比重的37.6%;物理类695分及以上有145人,历史类665分及以上有61人。高考考场规则:
1、考生自备0.5毫米黑色字迹中性笔、2B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圆规、削笔刀等文具参加考试。
2、考生禁止携带手机、手表、涂改液、修正带、矿泉水、金属首饰、书籍资料、电子设备以及其它禁止带入考场的物品参加考试。
3、考生至少在开考前30分钟到达考点,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健康情况承诺书》等分时、分段错峰排队通过身体健康监测进入考点。考生排队进行人脸识别验证,验证通过后,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将非考试物品(手机务必取消掉所有闹铃并关机)放在“非考试物品暂放处”,主动接受监考员进行身份认证和使用金属探测仪对随身物品进行的必要检查。排队时戴好口罩,保持1米间距。
4、考生对号入座后,将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始终放在桌面左上角,以便核验。《准考证》正、反两面均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中途不得离场。如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考试工作人员和监考员。去看考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第一时间查找从所住地方到达考场的最佳路线;
二是计算好从你所住地方到达考场所需的时间;
三是注意考场周围的环境及周边设施,看是否有饭店等,以便考试结束第一时间吃饭,避免吃饭的高峰期。
最主要的是记住考场的位置及所行路线。看完考场回去后不要过早睡觉,应该提前准备好第二天需要带的考试物品,整理好后放到最显眼的位置,以免第二天手忙脚乱忽略而忘带。高考报名流程: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三个阶段。
1、网上提交报名申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时间为10月12日8时至13日20时)。本阶段考生需提交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基本信息,同时需选择报名单位。
考生后续报名资格确认、体检、成绩发放等相关事宜均由报名单位组织实施,本市学籍应届考生报名单位原则上为学籍所在中学,往届考生和京外高中就读应届考生报名单位为户籍所在区高招办或户籍所在街道(具体由各区高招办自行决定)。
2、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本阶段主要是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考生选报考试科目(项目)、填写个人简历等具体信息并缴费。
3、根据安排报名资格现场确认工作截止时间,具体时间和地点由报名单位确定。
完成网上个人信息填报并缴费的考生本人持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往届考生须持高中毕业证、京外高中就读应届考生须持就读学校开具的证明及思想品德考核意见,在职职工还须持单位介绍信)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
2017年重庆高考状元
1、张瑞伽,女,2015年重庆高考理科状元,高中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
高考分数:总分719分、语文140分、数学146分、英语142分、理综291分。
张瑞珈的父母张思学、姚红都是双桥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她母亲还同时担任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
在张瑞珈看来,父母对自己最重要的影响,还是与自己一起组建了一个和谐的家庭。他们没有把她当成小孩看待,但凡家里有何重要决定都要对她说,征求她的意见。
2、郑雅文重庆2016高考理科状元。
高考成绩:语文131分,数学150分,外语147分,理综292分,总分720分。
毕业学校:重庆市一中,高三(9)班;
自主招生考试:北京大学降分40分,清华大学降分到重点线。
3、杨馥伟,2017年重庆理科状元,高中毕业于重庆巴蜀中学。
2017年,杨馥伟以716分获得2017重庆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高考分数:总分716分;语文131分,数学146分,外语147分,综合292分。
小学就读于人和街小学,初中高中都就读巴蜀中学,成绩优秀,身边也有不少人向杨馥伟询问学习方法。高考结束后,他把自己总结的学习“秘笈”详细地记录下来,“无论拿没拿第一,都想要找到好的公布方式,把它分享给学弟学妹们。”
对于学习计划,杨馥伟直言,高三开始,自己就设置了初步的复习框架,“我只是按着计划执行,就像执行程序一样,内容具体到每天复习哪一门科目的什么内容。”4、2014年重庆高考理科状元为来自巴蜀中学的王棋明,他的高考裸分为689,加分后总分为699分。
巴蜀中学的王棋明表示,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已经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数学冬令营,表现很好。而自己暂时还没有决定读哪个学校,现在比较偏向于清华。
清华大学对他的政策是降到一本线录取,成绩为689,还有10分加分,总成绩699,但裸分689已经是状元。
5、冯寒野,男,汉族,2013年重庆高考理科状元,高中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高考总分693。
2013年不是冯寒野的第一次高考。2012年,18岁的冯寒野上应届高三,一年三次角逐北京大学都宣告失败。2012年,冯寒野参加全国数学奥赛获得全国一等奖,获保送资格。为上北京大学,冯寒野报名参加了北大的保送生考试。但一场考试下来,自我感觉不错的冯寒野失败了。
网球王子纳达尔是冯寒野的青春偶像。这名神奇的网球运动员在一次又一次受伤后,在众多人士不看好的情况,凭借意志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再次成为球场上的胜利者,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坚守“高四”,永不放弃,冯寒野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