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新高考地理试卷真题)

所属学科:理学。

研究范围:研究宇宙及其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与演化。

主干学科:天文学、物理学、数学。

对应课程:普通天文学,太阳系起源、太阳内部结构、天体、恒星演化等专业知识。

推荐院校: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天文台,气象局,天文研究所,宣传、媒体、出版等部门。

补充说明:选科要求以物理为主。

2、地理科学类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所属学科:理学

研究范围: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发展变化。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的关联。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专业方向:自然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位置论。

对应课程:普通地质学、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地图学。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水文水利厅、研究所。3、地球物理学类专业

所属学科:理学

研究范围:基于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索地球本体及日地空间的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形成和演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主干学科:地理学、物理学。

专业方向: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

对应课程:普通地质学、地球系统科学概论。

推荐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水文水利厅、气象局、研究所。

补充说明:选科要求以物理为主。

4、测绘类专业

所属学科:工学

研究范围:利用各种测量仪器、传感器及其组合系统获取地球和其他实体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制作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主干学科:数学、物理学、计算机技术。

专业方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导航与位置服务、矿山与地下测量、海洋测绘。

对应课程:地图制图学基础、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方法。

推荐院校:武汉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国土资源、能源、交通、城市规划等测绘相关部门,房地产公司。

补充说明:选科要求以物理为主。

5、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所属学科:理学

研究范围: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如城市土地规划和管理。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专业方向: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对应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土地资源管理学、区域规划、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建设部门、研究机构。

高考地理考试时间

高考时间表如下:

3 1 2高考科目时间一般安排在6月7/8/9日。6月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6月8日上午,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考试,下午考外语。6月9日是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再选4个科目的考试,考生根据自己选报名的科目参加考试。

13 1 2高考科目时间具体怎么安排6月7日

9:00-11:30 语文

15:00-17:00 数学

6月8日

9:00-10:15 物理/历史

15:00-17:00 外语

6月9日

8:30-9:45 化学;11:00-12:15 地理

14:30-15:45 思想政治;17:00-18:15 生物学2新高考3 1 2改革方案“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再选科目保障机制是指,在实施新高考方案(“3 1 2”模式)过程中,经充分论证,确定再选科目的保障比例。当某一再选科目考生实考人数占总实考人数的比例低于保障比例时,启动再选科目保障机制,依照保障比例计算该科目的保障基数进行赋分。

建立再选科目保障机制的目标是,促进考生自主选科与国家人才需要和高校选拔要求更加匹配。其原则是“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国家人才需要,二是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和人才培养,三是有利于普通高中教育健康生态的形成,四是有利于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一方面,各普通高中学校制定的选科指导方案,要在积极挖掘学校现有办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需要,尽可能提供更多选考组合类型供学生自主充分选择,做到愿选尽选、应教尽教;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加强监督,强化过程管理,设立举报名投诉电话,对违规操作的学校和个人严肃问责。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是高校在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

特别是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考生综合成绩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依据考生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

新高考地理试卷真题

一、2022年新高考Ⅰ卷高考地理试卷试题难不难 2022年新高考Ⅰ卷高考地理试卷难度或加大,2022高考难度趋势曝光地理篇中国考试公布的2022年的高考命题导向给考生们的备考指明了方向。总体的目标,一是关注科技发展与进步,二是关注社会与经济发展,三是关注优秀传统文化。题型特点,一是举例问题灵活开放,考察考生想象能力,有多组正确答案,有多种解题方案可供选择,二是结构不良问题适度开放,考查考生对地理本质的理解,引导中学地理在地理概念与地理方法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三是存在问题有序开放,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题能力,再体现开放性的也考查了考生思维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二、新高考Ⅰ卷高考地理答题注意事项和指南 高考地理指导:建议复习时手不离图 在剩下的时间里,我就自己对地理高考大纲的理解,结合往年文综高考中地理试卷命题特点,提几点建议。 1、以书本为“本”,紧扣教材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地理规律与区位原理的归纳。应掌握的主要原理和规律是: 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2、通过读图训练,加强区域定位:读图能力的高低,是地理考试成败的关键。所以考生要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特别要对考纲要求的世界地理的主要国家,以及中国主要区域重点复习。把高中系统地理和初中区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手不离图,最好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到地图上。 3、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但要防止“题海”战术。教师应该精选资料,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 4、关注时事热点:农业、能源、交通、金融与贸易等焦点问题。这些都会成为地理命题的背景材料而应该加以重视。 复习必须遵循的4个科学步骤 根据遗忘规律,的内容最好的巩固就是及时。的和策略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在这里仅向大家介绍一种我们认为是比较有效的--四程序复习法。 所谓“四程序复习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复习过程划分为四个上下之间存在程序关系的四个环节。 1、尝试回忆 所谓尝试回忆是将学习的内容回想一遍。有人将它比喻为“反刍”,就像牛或羊一样,把已经进入胃癌的食物再返回到口腔里细细加以咀嚼。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己检查自己,逼上着自己进行活动。 尝试回忆的好处,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可以检查课堂学习的效果 在尝试回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要回忆出课堂学习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这就可以证明自己的和课堂学习的效果是好的。为了正确地检验自己的和课堂学习的效果,在开始尝试回忆时,最好先不要看书或笔记,等到想不出来的时候再看书或笔记。为了加深,还可以一边想一边把主要的内容写出来。这样尝试回忆的效果会更好。 (2)可以提高记忆 由于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把自己学过的,在尚未进入遗忘状态之前,就在头脑里再现了一遍,这当然是有利于记忆的保持的。 (3)可以提高阅读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 通过尝试回忆,把课堂学习的内容在脑子里再过一遍,记住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懂得的,没有记住的正是自己没有掌握的,这说明记忆恰好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对于那些想一出来的学习内容,自然就会急着去看或笔记。就激发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并自觉地将忘记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使得复习有针对性。 (4)可以培养思维的能力 尝试回忆时会反省思维的过程,还要概括课堂学习的内容。而一旦想不出来,还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这无疑是在做“记忆体操”。一个经常尝试回忆的,不仅记忆能力会有所提高,而且思维的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2、认真读书 在复习的过程中,完成了尝试回忆的步骤以后,便要开始认真读书。这时候的读书与预习和课堂学习时的读书是不一样的,它是在预习和课堂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读书和思考相结合 所谓读书和思考相结合,是指不仅要在读书的过程中认真真要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读,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内容绝对不马虎,要全面过目,而且还要边读边思考,要多想想在回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内在联系,更要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要重点突出 复习中的读书,要有重点要细读和思考。对于已经记住和理解的部分可以不必再花费很多时间,而把时间集中在回忆不起来和印象模糊的内容上面。在读书的时候,不妨可以边读边划。 (3)重在精读、熟读 对于课本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必须做到精读和熟读。至于一些关键的章节和定义、定理和定律等内容,还要在精读、熟读的基础上,将其背出来 (4)适当看一些参考书 在复习的过程中,适当地看一些参考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看参考书当然是在复习好课本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是结合课本的内容去读参考书的内容。 3、整理笔记 在复习过程中的整理笔记,是指要把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等学习过程中所记的笔记串联起来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一份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复习。整理笔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知识深化、简化的过程。它要求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练,最好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可以使这份经过加工整理后的笔记成为阶段复习和重要前的复习的得力助手。 4、探索和发现 复习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重复课本的内容上面,而应该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有所发现。所谓“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这个道理。要在复习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质疑”,也就是提出问题。对于知识,不仅要懂?quot;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还要懂得”为什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