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信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户籍和学籍符合相关规定。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在我省报名 户籍和学籍相关规定 考生户籍属我省久居且考生出生前父母户籍落户我省(久居是指出生落户我省且户籍从未向外省迁移过);考生父或母属我省市(行署)及以上人事、组织部门确认引进的优秀人才,本人户籍随父或母落户我省的;市(行署)及以上政府规定的招商引资项目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其子女随父或母落户我省的;考生父母一方为驻我省部队现役军人(含军转文职人员),考生因父或母随军将户籍落户我省的;考生父母双方为我省部队现役军人(含军转文职人员),考生随父母将户籍落户我省的;考生户籍在我省,其父母一方为部队复员、转业军人且户籍落户我省的; ??考生因父或母工作调动(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办理的调动),本人随父或母将户籍落户我省的,父或母及本人户籍在我省2年以上(含2年,从高中毕业年份9月1日往前推算),考生须具有我省2年学籍且高级中学阶段在我省连续实际就读2年(从高中毕业年份9月1日往前推算),父母在我省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考生因家庭变故(指父母离异、病故或意外死亡),本人随父或母落户我省的(父或母原户籍为我省),如因父母病故或意外死亡,考生随法定监护人落户我省的,父或母或法定监护人及本人户籍在我省2年以上(含2年,从高中毕业年份9月1日往前推算),考生须具有我省2年学籍且高级中学阶段在我省连续实际就读2年(从高中毕业年份9月1日往前推算),父或母或法定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原户籍为外省的考生,考生父或母及本人落户我省的(第二条中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况除外),考生须具有我省高中3年学籍且高级中学阶段在我省连续实际就读3年以上(考生实际就读学校与学籍所在学校必须一致);非我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报名,须具有我省高中3年学籍且高级中学阶段在我省连续实际就读3年以上(考生实际就读学校与学籍所在学校必须一致),父母在我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二)特殊考生报名 1.非我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一年度在我省参加过高考未被录取的,仍可在我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2.户籍为我省久居但为外省学籍的应届考生,凭外省省级学业水平考试(或高中会考)管理机构提供的成绩证明材料、就读学校提供的应届毕业证明信原件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申请报名。相关材料原件装入考生纸介档案,复印件留存备查。 3.在我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须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到居住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以下简称招考机构)申请报名。 4.华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学生报名事宜按《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相关规定执行。 5.尚未安排工作的退伍、转业军人,须持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复员证》或《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转业证》,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考机构申请报名。 6.报考少年班的考生须取得当年由高校组织的综合测试《合格证》,考生凭《合格证》、《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招考机构申请报名。报考少年班的考生只能参加招收少年班的高校招生录取。 7.报考经教育部批准的浙江特殊教育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绥化学院、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招收视障、听障残疾考生以及有特殊专业要求的考生,须参加高考报名,考试由招生院校单独组织。 8.报考我省高职(专科)院校单独招生的考生,须参加高考报名,由招生院校单独组织考试。考生填报志愿、考试及录取时间和办法另行通知,凡被高职(专科)院校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录取。 9.参加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报名。 10.参加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测试和被相关高校保送录取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报名。 11.艺术类考生须参加高考报名。艺术类考生可在艺术类省统考同类别中兼报其他专业,不可跨类兼报。我省统一组织美术类(美术学专业、绘画专业、雕塑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公共艺术专业、工艺美术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中国画专业)、音乐学类(音乐学专业、声乐表演专业、器乐表演专业)、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舞蹈学类(舞蹈编导专业、舞蹈表演专业)专业课省级统考。 考生如参加高校组织的我省艺术类四大类统考所涵盖专业的专业课校考,必须参加我省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课省级统考,并取得专业课省级统考合格证后方可报考。 我省艺术类专业招生专业课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和录取等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12.体育类考生须参加高考报名。我省统一组织体育专业术科考试,考试项目为100米、铅球、二级蛙跳、800米等四项。每项25分,总分为100分。各项评分标准将在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网址:www.lzk.hl.cn)上公布,术科考试将在2021年5月初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不符合黑教规〔2019〕10号文件中有关户籍、学籍规定的。 6.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黑龙江省高考报考(黑龙江省高考报考时间)

黑龙江省高考报考时间

关于黑龙江高考报考时间和截止时间如下

2023年黑龙江高考报名暂未公布,根据历年黑龙江高考报名时间,2023年黑龙江高考报名开始时间预计在2023年10月26日。2023年黑龙江高考报名截止时间预计在2023年11月4日。2023年黑龙江高考考生网上报名时间从2023年10月26日至11月4日(含节假日),系统开放时间为每天9:00-21:00。2023年黑龙江高考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0月25日至11月3日每天9:00-21:00(含节假日)。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在黑龙江省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4、户籍和学籍符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规定》(黑教规〔2019〕10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普通高中2019级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黑教基二函〔2019〕427号)文件相关规定。

二、特殊考生报名

1.非黑龙江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一年度在黑龙江省参加过高考未被录取的,仍可在黑龙江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2.户籍为黑龙江省久居但为外省学籍的应届考生,凭外省省级学业水平考试(或高中会考)管理机构提供的成绩证明材料、就读学校提供的应届毕业证明信原件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材料,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以下简称招考机构)申请报名。相关材料原件装入考生纸介档案,复印件留存备查。

3.在黑龙江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须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到居住地招考机构申请报名。

4.华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学生报名事宜按《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相关规定执行。

5.报考少年班的考生须当年由高校组织的综合测试,并取得《合格证》。考生凭《合格证》、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招考机构申请报名。报考少年班的考生只能参加招收少年班的高校招生录取。

6.报考经教育部批准的浙江特殊教育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绥化学院、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招收视障、听障残疾考生以及有特殊专业要求的考生,须参加高考报名,考试由招生院校单独组织。

黑龙江省高考报考指南

2023黑龙江高考报志愿时间为:6月26日-6月29日。黑龙江省的高考报志愿一般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几天内开始,通常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举行。 由黑龙江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发布通知,公布具体的报名、填报志愿和确认志愿等时间节点,并提供相关的报名和志愿填报指南。 在报名和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有关规定和要求,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科成绩、专业方向、高校排名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志愿填报。考生还需要注意保持填报志愿的实时更新,以便后续的录取和复核工作。最终进入高校的考生名单,将根据考生综合成绩和院校招生计划的匹配情况来决定。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报考指南和录取规则,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和院校。还需要关注各高校的招生计划、招生政策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院校情况和录取要求,为填报志愿提供参考。注意事项1、仔细阅读有关规定和要求:了解各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学风特点和综合排名,综合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和学校。2、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例如学科成绩、高校排名、地理位置、生活费用等,来选择合适的学校或专业。同时不要过于追求一线名校或热门专业,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3、认真填报志愿:避免填错、漏填、少填或重复填报的情况,同时要注意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认真核对填报的信息是否准确:真实,必要时请将志愿表重新复印一份备份。5、按指定时间和要求认真确认志愿:并密切关注招生办公室发布的录取通知和相关信息,及时参加复试、体检等相关环节,以避免因错过截止时间或逾期未按时操作而错过录取机会。6、参加高考前:认真筛选和整理好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如身份证、高考准考证、考试用品等,以确保考试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