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 1 2分数线2023年四川高考理科分数线:本科第一批:520分;本科第二批:433分。四川新高考政策是3 1 2模式。四川新高考“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念冲“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3科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成绩为750分。3科统一高考科目原始分数满分均为1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科等级考试科目原始分数满分均唤高毁为100分。拓展资料如下:根据新高考方案,第一类对应院校为第一批录取院校或专业,在保持原有“3 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考自选模块;第二类对应第二、三批录取院校,维持原有“3 X”科目组合;第三类对应第四批录取的高职高专院校,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增加技术考试。考生在报考时必须在一、二、三类中选报,可只选一个类别,也可以跨类兼报,比如兼报一、二两类或二、三两类,也可以三类均兼报。考生只能参加已报考类别的录取。早年各地高考题一样,所使用的卷子被称为全国卷,后由于各地教育资源不均,为维护公平,部分地区独自命题,未独自命题的省份依然使用全国卷。再后来国家教育要更新换代,实行新课标教育,新课标教育实行地区用新课标卷,未用新课标且和备未独立命题的省份使用全国卷,简而言之,新课标卷是全国卷的升级版。全国新课标卷是教育部命题中心命制的一套新课标高考试题,从2007年开始命题,起初是为宁夏卷命题,从2009年开始陆续有以前使用全国I,II卷的省份进入新课标高考,改用这套试卷。2010年开始更名为全国新课标卷。

四川高考录取分数线

21年四川高考录取分数线

四川省2021年高考分数线:本科一批文史类541、理工类521,本科二批文史类474,理工类430。

2021年四川省高考报名考生69.8万人,较上年增加2万人,高职单招录取后,参加7至8日全国统一高考考生51.5万人。

四川2021年高考本科达线率为47.36%,高考成绩在600分及以上22644人,其中文科2013人,理科20631人;上一本线101272人,其中文科18278人,理科82994人;上二本线有243879人,其中文科67553人,理科176326人。报考特点:

从投档情况来看,今年四川省普通类本一批次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1、院校计划满足率高。经统计,参加四川省本批次文史类录取院校共336所次,参加理工类录取的院校共539所次。在平行一志愿投档后,参加文史类录取的院校324所次满额,计划满足率99.44%;参加理工类录取的院校497所次满额,计划满足率99.01%。

2、“双一流”院校报考热度高。据统计,今年参加本一批录取的“双一流”院校平行一志愿投档后计划满足率达到99.87%。从调档线看,文科前100名的高校中,“双一流”院校占比83%;理科前100名的高校中,“双一流”院校占比72%。

3、“家门口”院校受青睐程度高。在本批次招生的在川高校共25所,其中部委属院校共6所。从今年投档情况来看,考生对在川高校的偏爱程度明显偏高。在本一批次上线考生中,填报有在川高校志愿的考生占考生总量的88.23%,A志愿填有在川高校的考生数量占比为52.51%。

23年四川高考录取分数线

四川23年高考分数线文科一本527分、理科一本520分;文科二本458分、理科二本433分。

四川省高考是中国四川省的全国统一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也是学生进入大学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有关四川省高考的一些常见问题和相关信息:1、高考科目:

四川省高考一般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科目。具体科目安排可能每年略有不同,应以当年的官方通知为准。

2、分数和排名:

高考成绩以百分制计算,一般包括各科目的考试分数、总分和排名。排名通常是根据考生的总分在当年全省考生中的相对位置确定的。

3、录取政策:

四川省高考的录取政策由四川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高校招生计划和政策制定。录取分数线会因大学专业和录取批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4、分数线查询:

四川省高考分数线通常在考试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公布。您可以关注四川省教育1、生考试院的官方网站或媒体报道来获取最新的分数线信息。

5、备战建议:

准备高考需要充分复习各科目的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并根据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和模拟考试。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心态也是备战高考的重要因素。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下面是一些建议来帮助你填写高考志愿:

1、研究院校和专业:

仔细研究各个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就业情况等。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前景,并与自己的家庭、老师或招生指导员进行讨论和咨询。

2、分类填报志愿:

根据个人志愿的顺序划分为“冲击志愿”、“稳妥志愿”和“保底志愿”。将自己最期望进入的大学和专业放在“冲击志愿”中,而“稳妥志愿”和“保底志愿”则是相对较容易进入的学校和专业。

3、理性选择

综合考虑自身的成绩、排名、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理性选择。注意不要因为追求名气而盲目填报,要匹配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

4、留备选余地:

选填一些备选志愿,以备不时之需。在填报志愿时,考虑到每个志愿的专业和学校在你的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并合理安排好志愿的顺序。5、深入了解:

详细了解每个志愿的报考要求、考试科目、分数线等重要信息,确保填报无误。请注意每个省份的填报时间和方式会有所不同,及时关注官方的通知和指导。

6、咨询和建议:

与你的家庭、老师或招生咨询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听取他们的建议。他们可能会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